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心问题是心灵哲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他人是否有心即有思想、情感和感觉经验等心理状态?如果存在他心,我们又是如何认识这一点的呢?他心问题看似是个简单的认识论层面的问题,但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回答牵涉到诸多方面,如身心关系的本体论问题、近代神经生理科学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不理清他心问题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对他心问题的当代发展有全面的把握。他心问题在当代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探讨他心是否存在,而是集中于他心究竟是如何可知以及这种可知的基础和机制的问题。理论论和模拟论就是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而产生的两个不同的派别。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他心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及两个维度。他心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和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到的大众心理学,必须消除第一、第三人称意识内容不对称引起的唯我论倾向的错误和重新审视大众心理学的地位。两个维度主要包括他心是否存在和他心如何可能。
第二部分:针对我们究竟是如何感知他心及在何种基础上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这些问题,本文以理论论为背景详细介绍了稍晚出现的模拟论。这两种不同的理论围绕大众心理学的地位、了解他心的基础究竟是一套理论还是模拟的能力展开了争论。其中主要分析了模拟论内部的两个代表人物的理论差异。
第三部分:近现代哲学的理论不局限于纯思辨的争论,其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的验证或者支持。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验和神经生理科学方面的发现,为这一争论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实践空间。
结语:围绕心的理论的实在性展开的理论论和模拟论的争论,并非不可调和。它们都提供了有力的认识工具,本文认为模拟论的适用范围和解释性更强一些。彻底模拟论或许是一个解答他心何以可能的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