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基生物炭催化硫化物降解地下水中四氯乙烯的效能和机理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01110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氯乙烯(PCE)广泛分布在环境中,主要来自于工业过程、干洗、纺织加工和金属脱脂等行业,尽管PCE现阶段已被干洗行业禁用,但由于其具有很好的挥发性和稳定性,容易在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且稳定存在,因此仍然是当下关注度较高的地下水污染物之一,属于2A类致癌物,人类与之长期接触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探寻一种廉价的、无害化转化PCE的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硫化物是自然环境中含量丰富的还原试剂和亲核试剂,例如海洋沉积物和富含硫酸盐还原菌的厌氧环境中均含有硫化物;但硫化物很难独自还原污染物,需要添加催化剂从而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研究表明以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可以促进硫化物还原硝基苯类、有机氯农药、染料等污染物,但目前对于氯代烃类污染物的催化还原探究还不全面,关于催化还原过程的机制以及碳材料催化的活性基团探究都不明确;此外,该技术主要应用环境为污染地下水,关于地下环境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也少有研究。本文选用的碳材料为生物炭,由于生物炭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容易、绿色无害化的特点,是众多碳材料中最容易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材料,并且生物炭在经过高温热解后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官能团含量丰富的特点,这使其在吸附和催化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此外,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炭是减少全球废弃物碳足迹的有效策略,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使命,生物炭的制备有助于实现碳封存、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以艾草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作为碳催化剂,针对硫化物还原PCE的体系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的成果:(1)制备过程中的热解温度设置会影响生物炭的修复效果,700-800℃为材料生效的最佳热解温度范围,经过热解成功制备出了能够催化硫化物将PCE完全无害化处理的碳材料。碳材料吸附PCE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反应进行24 h左右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PCE的最高吸附容量为71.44 mg/g。催化硫化物还原的反应过程满足拟一级动力学,浓度为20 mg/L的PCE在含有100 mg/L生物炭和5 mmol/L硫化物的体系中,5 d内即可达到完全去除,7 d内可被完全转化为乙炔。生物炭的催化还原效果优于商业合成的石墨碳材料和介孔碳材料,氮掺杂有序介孔碳(N-CMK-3)在相同时间内对PCE的最终去除率仅为49.5%。(2)基于PCE的还原产物分析以及物料平衡计算,研究阐明了生物炭-硫化物系统中污染物的转化途径。PCE催化还原的主要产物为乙炔和Cl-,其中经过质量守恒计算后乙炔的最终转化率高达99%以上,可以实现完全绿色无害化去除。通过产物分析结果、监测体系环境参数变化(pH、ORP)以及一系列材料表征手段,推测出含氮官能团和含氧官能团是导致碳材料与硫化物结合并发生催化反应的活性基团,当材料进行过催化反应后,溶液中的硫化物会以C-S键的形式结合在碳材料表面。PCE的脱氯过程主要为β-消除和氢解的共同作用,还原过程可分为两条降解途径,主要途径的还原产物是乙炔,氯乙炔和Cl-,次要途径产物为TCE,乙炔和Cl-,含氯副产物均会转化为乙炔,最终产物仅为乙炔和Cl-。(3)使用不同浓度的HNO3和KOH+H2O2作为改性剂,成功制备了5种表面性质不同,但都具有催化硫化物还原PCE能力的生物炭催化剂,通过对比材料性质和催化性能进一步探究反应机制。结果发现改性剂的添加浓度和类别会影响材料最终的修复效果,改性剂HNO3的适宜浓度为2 M-4 M,酸改性碳材料的催化效果优于碱改性碳材料。结合不同碳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分析了碳材料在催化过程中起的重要性质,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和官能团的组成均会影响催化性能。比表面积的增大通过提升PCE的吸附性能从而影响催化性能;结合表征现象、去除官能团实验、以及密度泛函计算原子偶极校正Hirshfeld电荷分析和电势能结果分析发现,羧基和吡啶氮是本催化还原体系中的活性基团,通过促进官能团毗邻的碳原子与还原性硫化物形成还原性的亲核结构(C-S结构),从而促进了PCE的还原。(4)对催化体系中的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旨在为实际应用中需要设置的条件参数提供理论参考。分别对还原剂剂量、催化剂剂量与催化动力学常数进行拟合得到的斜率分别4.16×10-3和1.35×10-3,表明还原剂剂量相较于催化剂剂量对于催化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表明还原剂形成的具有亲核性的含硫结构是脱氯过程的限制因素,而不是吸附效率。由于还原剂硫化物随着酸碱度的变化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不同,因此环境的酸碱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碳材料在pH值为7-11的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效果,7 d内均可以去除90%以上的PCE,而酸性条件下对PCE的去除主要为吸附过程,并未检测到还原产物。PCE的初始浓度为10-20 mg/L时具有最快的催化效果,反应速率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0、10、30、40、5 mg/L。(5)对于地下化学成分、温度、溶解氧(DO)和腐殖酸浓度的影响进行探究,以明确生物炭-硫化物体系所适用的地下环境。结果发现Cl-和Ca2+的加入提高了催化速率,SO42-、Fe3+、NO3-和Mg2+会抑制催化还原过程,其中SO42-和Fe3+的影响较大,HCO3-对催化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该修复方法在低温条件下仍然有效;在地下环境温度(10℃)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为4.60×10-3 h-1,且均为自发反应。催化反应对于厌氧条件的要求并不苛刻,在DO值低于6.60mg/L的缺氧环境条件下,碳材料均能将PCE完全去除。腐殖酸浓度的增加抑制了催化效果,这可能是由于腐殖酸同时消耗硫化物并吸附PCE。模拟柱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硫化物系统可以有效应用于PCE污染地下水的吸附控制和还原去除。对于初始浓度为5 mg/L的PCE污染模拟地下水,在0.61 m/d的流速下,当填料高度超过170.4 cm时,出水浓度即可达到Ⅲ类地下水标准(<40μg/L)。综上,以上结论首次表明使用生物炭-硫化物体系修复PCE污染地下水是有效可行的。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的社交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谣言在社交网络上也不可避免地传播。研究复杂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机制对理解谣言传播规律、制定有效的谣言控制措施具有实际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者个体存在心理差异,针对传播者个体因素的研究很少,基于此建立Si-SIR(沉默-未知-传播-免疫)谣言传播模型,并考虑随机噪声干扰、最优控制模型等,研究谣言传播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和谣言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新型信息技术在5G和未来6G网络中应用正在得到关注,以支持多样化信息共享的需求。区块链无线接入网可能是一种为面对信息共享挑战的资源分配而提出的服务架构与技术,它可能对现有移动网络的无线资源分配、网络控制方式和服务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对于传统无线系统的复杂资源分配问题,拍卖机制、遗传算法可能是候选方法,但是面对零信任的网络场景下的资源分配,则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资源分配策略。其次,传
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和应用,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传统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相比,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不仅可以解决用户频繁切换蜂窝、蜂窝间干扰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不均衡等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增强宏分集来有效抑制用
设施黄瓜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我国设施农业种植产业中发展非常快的产业之一,低温寡照是秋冬季影响设施黄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主要气象灾害,如何有效防御低温寡照气象灾害是设施黄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以“津优101”为试材,利用人工控制试验研究低温、寡照及低温寡照复合胁迫对设施黄瓜开花结果期的叶片生理特性、生长及品质指标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基于低温寡照对设施黄瓜植株干物质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的“第三极”,其降水是全球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不仅会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同时还对高原自身的水循环、冰川冻土演变、沙漠化进程以及生态环境等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高海拔和复杂的地形,青藏高原降水的地面观测数据分布不均,而卫星数据虽分布均匀但在高原地区的准确性往往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首先通过优化变分订正方法,将地面台站的观测资料和TRMM卫星降水产品进行融合,以
城市化导致城市和周边郊区近地表大气湿度的差异,形成城市干岛/湿岛效应。与城市化有关的大气湿度变化对气候变化预测及其影响评估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影响云的形成、降雨强度、人体热舒适度以及“城市-森林界面”野火等。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目前对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水文过程以及地表大气湿度和温度如何相互作用尚无共识。本文综合运用地面对比观测、遥感监测技术、中尺度数值模拟、统计分析以及
工业革命以来,对流层温度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升高。一般认为,增温导致更强的蒸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之变多。可降水量变多,降水是有可能增加的。然而,目前时间跨度不够长或空间覆盖范围不够广的各种资料对全球降水长期变化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长期变化是不显著、不确定的。本文以CMIP5多模式历史模拟(1850-2005年)资料为主,从大气水循环发展和水循环关键环节多角度理解变暖背景下降水的长期变
研究背景腹主动脉瘤被认为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巨噬细胞极化在调节腹主动脉瘤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状RNA是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环状RNA是否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调控腹主动脉瘤形成目前仍然未知。在该研究中,我们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极化条件(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下的环状RNA微阵列数据,鉴定出了一种在M1型巨噬细胞中富集的环状RNA,circC
本文主要研究了Fe-S体系化合物材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人工制备以及对天然Fe-S体系化合物材料的性能调控,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高温高压法,在常压至5 GPa的压力条件下以铁粉与硫粉为原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压硫铁反应实验,以研究不同压力与温度下的高温高压硫铁反应。高温高压有助于铁硫元素的充分反应,压力条件能够影响硫铁反应产物的微观形貌与所含各相的相对含量。在1-2 GPa的压力范围内,随着压力的
根据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人口达14.1亿,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家养老将成为未来主要养老模式之一,该模式中异常跌倒是独居老人的最大威胁之一。针对跌倒的事前预防、事中检测、事后评估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随着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发展,如何快速且准确地识别出监控视频中独居老人异常跌倒行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YOLOv5算法提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