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地震等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日益加重,联合国曾把20世纪的最后十年做为“国际减灾十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国家,减灾、救灾形势严峻。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巨大、继发灾害多见、伤亡严重,可将人类文明毁之一旦,而且地震灾害还可引发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我国对地震灾害的研究仍很不足。本课题在教研室多年的灾害学研究基础上,针对地震灾害伤员的特点及其救治规律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方法为文献调研、地震研究机构调研、医疗救灾机构调查和灾区实地调查。灾区调查对象选择了1996年以来我国人员伤亡较大的两次地震,即1996年2月3日云南省丽江地区的7.0级地震和1998年1月10日河北省张北县的6.2级地震。重点调查了地震住院伤员和参加救灾的医疗机构。共调查地震住院伤员485人,救灾医疗机构11个。用SPSS8.0版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详细分析了地震伤员的构成特点,并与战伤和交通伤做了初步对比,分析了医疗救灾和灾害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主要结论认为:地震伤员的发生特点及救治与战时有相似之处,但与战时和平时又有明显区别,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救灾措施;救灾体制的临时性造成救灾决策和指挥协调效率低、药材物资储备及供应体制不够科学;救灾医疗技术和设备落后,适于机动的救灾医疗设备、设施少,医疗队平时训练和准备不足,救治能力低;灾时通讯设备严重不足;多数医疗机构的救灾预案缺少自身也受灾情况下如何进行救灾的内容,平时自身防灾、备灾准备不足;灾害医疗资料的管理问题突出,影响救灾研究;多数医疗救灾机构没有掌握大批伤员急救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救灾医疗队对自身的生存保障问题考虑不足,后勤保障过分依赖灾区,加重灾区负担。我国已从法律上确立了参与救灾是军队平时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军队对地震等灾害的研究还缺乏深度,没有建立平时救灾的体制和方案,没有全面掌握地震灾害伤员的特点和规律,救灾设备、设施不足,救灾针对性不高,效率较低。针对发现的问题,在伤员统计分类、急救分类、救灾决策、灾区医院和医疗队管理、地震医学资料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参考性建议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