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隐喻由韩礼德于1985年首次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他指出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替代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这两个类别分别代表了一个既定意义的两种表达变异,一致式和隐喻式。它与传统的词汇隐喻形成了互补,是我们看待隐喻的视角“从下”转移到“从上”的结果。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马丁于1992年提出语篇隐喻完善了其分类。语法隐喻自提出来就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被广泛的用于科技、政治、新闻语篇的分析,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成果。然而被用于小说语篇分析的研究相对不足,而且由于语法隐喻一直处在变化和补充中,大多现有的研究未能采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坎特维尔的幽灵》是奥斯卡·王尔德的一部短篇小说,该故事围绕一座城堡展开,讲述了一个美国家庭和一个英国幽灵—西蒙先生之间的纠葛。在小说中作者在对美国日益商业化的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唯美主义主张。国内外对该小说的研究相对不足,且现有的研究多立足于文学批评的视角,鲜见从语言学角度的剖析。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从语法隐喻的视角对小说《坎特维尔的幽灵》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特征进行解读。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小说所做的研究。第二章阐明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包括语法隐喻的定义,分类以及它与文学分析的联系。第三章分析了王尔德如何巧妙的使用语法隐喻来构建小说的主题—英美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第四章分析了王尔德如何巧妙的使用语法隐喻来塑造小说中西蒙先生和美国一家人的性格特征。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坎特维尔勋爵使用语气隐喻肯定幽灵的存在,而美国大使奥提斯使用情态隐喻来否定幽灵的存在;图式和扩展序列概念隐喻的使用突出了以芭芭拉等为代表的英国人对通灵现象产生的积极和情绪化的回应,而多个情态隐喻的使用突出了美国一家人对通灵现象的消极和务实化的回应。他们双方截然相反的观点和回应揭示了英美两国的文化差异。第二,投射语气隐喻的使用强调了美国大使奥提斯对贵族头衔的认同;名词化和语气隐喻的使用了体现西蒙先生对自己唯美主张的妥协;隐喻物质小句和关系小句的使用揭示了弗吉尼亚对西蒙先生的友好。以上三点反映了两国的文化和解。第三,成分概念隐喻和语气隐喻的使用突出了西蒙先生的唯美性;扩展序列概念隐喻的使用突出了没有目标的物质小句,塑造了西蒙先生冲动的性格特征;投射序列隐喻和语篇隐喻的使用塑造了悲惨的西蒙先生。第四,图式和序列概念隐喻以及情态隐喻的主观形式的使用揭示了美国一家人的理智和优越感;隐喻物质小句和关系小句则展现了他们的粗俗。总之,本文将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用于文学作品《坎特维尔的幽灵》进行分析,不仅帮助我们认识到王尔德在语言选择上的成就,为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小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证明了语法隐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