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设计与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7329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液负载模拟器是一种半实物类仿真器,它能够模拟实际环境中的复杂载荷,适应于高响应,大负载,高精度的负载模拟。电液负载模拟器需要根据被加载的位置变化,进行实时的位置跟踪并同时加载相应的载荷谱,因此它是一种存在位置扰动的被动式电液伺服力控制系统。电液负载模拟器自身存在非线性环节和参数摄动,同时与位置系统之间相互耦合,这就要求高性能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能够与位置系统同步工作,且不受位置系统的“强迫”运动、自身非线性环节和参数摄动的干扰。滑模变结构控制能够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强迫系统按照设定的“滑动”模态运动。在滑模变结构控制中,不仅滑动的模态可以进行设计,而且对系统参数的变化以及外部干扰具有不变性,因此对于包含严重非线性环节、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电液负载模拟器来说,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以电液负载模拟器为研究对象,针对被动式电液伺服力系统的加载精度和响应速度问题,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使系统在不同位置扰动的条件下系统仍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精度。主要工作如下:(1)对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建立系统整体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包括液压缸的容腔效应以及液压缸活塞的非线性摩擦力。(2)对电液负载模拟器设计了基于压差反馈的常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定增益双幂次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以及与基于力反馈的反步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增益双幂次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带有干扰观测器力反馈的反步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均是渐近稳定的。(3)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针对系统在不同控制器下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加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引入的变增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能够提高系统的加载精度,减少位置系统对负载模拟器的干扰和控制器输出抖振,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引入的基于力反馈的反步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能够有效减少液压缸活塞杆摩擦力对负载模拟器输出力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加载精度,并仿真验证系统在不同质量下,仍能正常工作;设计带有干扰观测器的基于力反馈反步滑模变结构控制,能够减少电液伺服阀零漂对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输出精度和鲁棒性。(4)根据电液负载模拟器的测控设计方案和要求,选择测控系统中的各类硬件设备。搭建负载模拟器的硬件平台,并在Lab VIEW平台上编写前文所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不同的测试程序,为下一步相应实验做好准备。
其他文献
创新作为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直都是社会所探讨的热点话题。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更是推动国家长久发
AP1000屏蔽厂房结构顶部有个可以满足核电厂72小时供水的重力水箱,该重力水箱为体积大约2800立方米的环形大容器,在AP1000核电厂遭遇地震动时,重力水箱内水体会产生强烈振荡,
目前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日益扩大化,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成为技术人员首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对水轮机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辨识与控制显得尤其重要。针对常规PID控制,将滑模控制、
随着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智能家居通常是指配置了有线、无线网络以及各种先进传感仪器的居住环境。在智能家居中,通过传感器获取居民身
随着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兴起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尤其在工业制造领域和医疗领域,每天产生大量不同来源和形式的信息数据,而每一种来源和形式的信息都是
近十年,随着硬件设备GPU的并行计算能力提升,深度学习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其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驱动着图像分割技术的向前发展。语义分割是图像分割
中国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的地域性和异质性被抹杀,作为城市风景的"创造者",风景园林师对于原乡景观地域性的保护和发扬,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视频分析应用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运动目标检测一直被视为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内极具实用性和挑战性的课题。虽然近年来已经有大量围绕该问题的工作不断发表,但由于自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简称NAEYC)是美国幼儿教育领域规模最大、专业水平最高和最具影响力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在美国幼儿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美国幼儿教育的权威机构。协会成员由幼儿教育领域的教师、研究者以及其他相关从业者构成。自20世纪20年代成立以来,协会就致力于推动一个多元化的、有活力的幼儿教育行业的建立,并支持所有关心幼儿、教育幼儿和为幼儿教育事业做贡献的人,以确保所有幼儿都可以在一个
当前,我国经济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愈发凸显,而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又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