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在当今主张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科研与技术人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2010年初,我国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首次对高等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指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发展。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数量以及在校生人数等方面均有了大幅度增加。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硬件设施、教育经费、师资力量以及科研水平等衡量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指标仍远远低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相对薄弱。由此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近年来我国各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也无一例外的表现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偏离。因此,如何做好二者的协调发展,形成以教育促经济、以经济带教育的良性循环成为我国以及各省市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省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竞争力的研究,分析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在全国的整体排名情况。最后通过对影响其高等教育竞争力因素的分析,为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以及对相关内容进行简单说明;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理论部分,主要是对当前研究成果、发展趋势的理论综述以及指标构建和研究方法的阐述;第三部分为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目的是要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来分析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实际情况;第四部分则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影响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各个因素,从而为进一步发展辽宁省高等教育提出建议。为了便于区域间的横向比较,本文纳入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规模、科研水平以及教学效果等反映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六个方面22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研究,从而得到当前辽宁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水平。由于因子分析会损失部分原始信息,因此,本文又使用变异系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研究。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得出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较强,整体实力居全国前十位,且各项因子的发展相对均衡。但仍低于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省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因此,从经济、政治与政策、文化、教育体制、地理环境与历史基础等五个方面分析对辽宁省高等教育的影响。辽宁省作为经济大省,但财政支出中用于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偏少,某些硬性评价指标水平偏低,加之受到浓厚的官本位文化的影响,获得社会方面的捐助资金也较少,使其仅仅成为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强省。另外,其高等教育结构层次比例失调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受到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发展东部地区政策以及自身优越地理位置和历史基础的影响,使得其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仍居全国前列。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和发展现状,为了促进辽宁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在保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前提下,区域适当增加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大与企业联合办学的规模,大力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办学类型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相结合。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在增加高校数量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高,使辽宁省由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