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贯奉行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步骤,这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使得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从广度上拓宽了发展路径和从深度上密切了各方面的合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为基础,利用观察法解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及变化,采用文字描述的定性分析法和数据解析的定量分析法描述了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区域分布、产业布局、企业类型等并从中找出其存在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学习技术、优惠政策和产业升级的动机。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探究有哪些因子显著作用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人均GDP、实际使用外资额、国内固定资本净额、进出口及汇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计量结果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从实证分析的结论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说明我国达到了投资周期理论的第四阶段,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投资流出量增多;从贸易进出口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效应分析,尤其是中国对能源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加大了生产成本,出于对自然资源使用方面的考虑,促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减少成本;为了避免发达国家的技术保护主义,我国加大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型企业的并购和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由于存在汇率风险,跨国投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的动机而进行内部交易。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实证结果分析,将投资理论和我国当前实际相结合,最后得出本文的启示,这会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迈出国门进行多远化的投资,有利于政府转变角色和不断深化改革,使其投资迈向更高层次,优化投资结构。结合国情确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和形式、调整地区结构、完善投资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对其他发展中国国家在进行开放性经济的过程中提供范本。发展中国家能更合理配置资源、利用对外投资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壮大自己的跨国公司。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我国更多的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和国家的有利政策去海外市场投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淘汰我国的富余产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来发展外向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