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汉魏之际的治道,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从整体上对汉魏之际的政治做一考察,以探讨这一历史阶段治道嬗变的总体过程和基本特征。与前人的有关工作相比,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做了一个调整,即采用了“文质论”这一研究视角,并引入了“孔融案”作为中心线索,因此所发现的问题和得出的看法,会有所不同。
所谓“文质相争”,这是从文质论这一中国传统治道学说做出的解释。文质论作为“中国传统治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种表述社会政治运行过程和特征的思想学说,其核心是“质文代变,文质互救”的政治史观。“质文代变”是通过文质相争,即一个社会内文、质两种因素的相互竞争(争斗),互有胜出实现的。因而,“文质相争与汉魏之际的治道嬗变”这一论题的中心思想就是: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运行,表现为一个文质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一个“质文代变”的历史圆圈。这个圆圈即是一个治道嬗变的历史周期,它所揭示的具体内容是:汉末文弊,曹魏争之以质,而曹魏中期以后,治道转而由质趋文。
关于孔融案,本文认为它是汉魏之际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孔融的悲剧可以从其政治立场、人格特征和家世渊源获得充分的注解;而孔融一生的社会政治活动,也对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孔融案又反映了汉魏之际政治纷争的一个基本性质——文质相争。本文以孔融案作为中心线索展开研究,就是通过考察孔融的社会政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展现汉魏之际的主要政治问题和政治事件;并围绕“汉魏之际的治道嬗变”这一主题,对这些问题和事件加以讨论,由此形成系列看法,提出基本观点。
具体来说,汉末天下大乱,士大夫分裂;名士与英雄成为当时两个主要的政治群体。文质相争也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名士与英雄之争,它主要反映了政治人格的文质之争;一是英雄与英雄之争,它主要反映了政治路线的文质之争,包括名法路线与名教路线的对抗、王霸路线与守文路线的对抗。名士与英雄之争,胜利属于英雄这个质家群体;英雄与英雄之争,胜利属于那些具有尚实、尚功、尚武的王霸政治文化的质家军事集团。曹魏正是这种质家军事集团的典型。
以曹魏为代表的王霸政治集团,其质家政治特色的形成,在汉魏之际有着自己的思想基础,而这一思想基础又受惠于汉末社会批判思潮。汉末社会批判所进发出的新的思想火花,包括霸道思想的高涨,名理学的初步形成和名法思想的荫芽等。它们在三国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发展成了治道思想的主流。这些表明,汉末以来的政治思想有了尚质抑文的新倾向。正是这些思想因素的发展,为三国时期救文以质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汉魏之际的天下纷争,最终收功于曹魏代汉。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禅汉,随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出现。汉魏间的社会政治面貌,整体上实现了文质更替;汉魏之际前期很长一段政治史,表现出了“救文以质”的运行轨迹。而曹魏代汉,是汉魏之际的政治实现文质更替、救文以质的关键步骤。
曹丕禅汉立国以后,整个魏国前期,继承了曹操的名法之治;魏国的政治面貌,总体上呈现出了质家特色。不过这一时期,各种“文”的因素也在迅速增长,到中期以后,魏国政治面貌转而已具文家特色了;曹魏政治亦即出现了“由质趋文”的中途转向。汉魏之际治道这一“质文代变”的历史周期,表现了文质论“世运时移,质文迭兴”这样一种社会运行的一般模式;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基于若干独特的社会政治因素,因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