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就国内目前情况来看,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却在逐年下降。究其根源,皆因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体制滞后,以至统计数据严重失实。
目前我国统计机构都是政府的组成序列,受本级政府直接领导和上级统计机构的业务指导,机构领导的任用考核、人员编制、经费来源都直接归属本级政府负责,使得政府统计机构缺乏超脱性、权威性、独立性,统计抗干扰能力严重弱化,这是出现数字腐败的根本原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明确规定统计数据不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就是说,统计数据只作为宏观管理、调控社会和经济所用,应避免与统计对象有任何利益上的关系。此外,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相结合的“双轨制”的统计管理制度,这是在实行计划经济时代、借鉴前苏联经验,逐步建立起来的制度,沿用至今,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和部门统计之间的关系是统计业务指导与被指导而非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两者几十年来的关系一直难以理顺,经常会出现统计指标上口径不一致,调查项目重复、交叉甚至矛盾,统计数据公开发布混乱,统计信息得不到共享,造成人力、财力资源的大量浪费。显而易见,这种统计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已经很难顺应发展的要求,统计作为上层建筑范畴,必须要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相适应,因而打破现行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立保障统计信息的客观采集和高效运行的机制已是迫在眉睫。
通过对我国现行统计体制的利弊分析,参考借鉴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成功的统计管理模式,并结合实际,对我国政府的统计改革作一研究探讨。要通过统计体制的改革,解决统计数字抗干扰能力和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真正做到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与国际接轨。设想目前我国的统计体制改革方向可以是实行“分级-垂直”模式;同时在综合统计、部门统计并存的基础上,确定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地位,进一步理顺两者关系;要合理整合统计信息,更好利用共享资源,开发、开放公共信息平台;要探索非政府统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允许并鼓励非政府统计组织的出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