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简写KOA)是最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影响约6%的成年人口,且55岁以上的人群罹患KOA的风险增加,尤其是老年妇女。在中国部分地区,60岁以上人群,KOA的患病率女性高达42.8%,男性21.5%。KOA导致患者下肢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平衡控制受损,造成身体功能逐渐减退甚至丧失,如行走困难、楼梯行走障碍等,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针对KOA的治疗,目前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NF作为新兴康复技术,涵盖特殊技术及螺旋对角线运动整合模式,可引起下肢关节多平面的运动。因此,本研究拟通过采用为期12周的PNF干预,从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及额状面关节力矩变化等三个角度来评估PNF技术对KOA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方法:从济南市韩仓、鲍山花园等社区招募老年KOA患者,将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KOA诊断标准的且年龄≥60岁的35名老年人纳入实验,根据性别随机分入对照组和PNF组。PNF组将在专业治疗师的协助下进行PNF练习。对照组进行健康讲座教育。每组每次干预1个小时,每周3次,持续12周。经过12周干预后PNF组为13人,对照组为16人。所有受试者需要进行三次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疼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和步态测试。在干预前、中、后分别使用8个摄像头的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1块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的楼梯步态,每次步态测试前,先由专业治疗师评估疼痛程度及静息状态下的关节活动度。应用二维重复性方差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疼痛评分结果:(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PNF组患侧腿干预6周后的疼痛值相比干预前显著减小(p<0.05),干预12周后的疼痛值相比干预前及干预6周均显著减小(p<0.01,p<0.05)。(2)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两组在第6周的疼痛值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2.关节活动度测试结果(1)组内对比结果显示:1)相比干预前,PNF组在干预6周后,患侧髋屈曲活动度(p<0.05)、髋伸展活动度(p<0.05)、内旋活动度(p<0.05)、外旋活动度(p<0.05)和膝屈曲活动度(p<0.05)均出现显著性差异;2)相比干预前,PNF组在干预12周后,患侧髋屈曲活动度(p<0.05)、髋伸展活动度(p<0.05)、内旋活动度(p<0.01)、外旋活动度(p<0.05)和膝屈曲活动度(p<0.05)均出现显著性差异;3)相比干预6周,PNF组在干预12周后,髋伸展活动度(p<0.05)、内旋活动度(p<0.05)、外旋活动度(p<0.05)和膝屈曲活动度(p<0.05)均出现显著性差异。(2)组间对比结果显示:1)干预6周后,相比对照组,PNF组患侧髋屈曲活动度(p<0.05)、外旋活动度(p<0.05)和膝屈曲活动度(p<0.05)均出现显著性差异;2)干预12周后,相比对照组,PNF组患侧髋屈曲活动度(p<0.05)、髋伸展活动度(p<0.05)、内旋活动度(p<0.05)、外旋活动度(p<0.05)和膝屈曲活动度(p<0.05)均出现显著性差异。3.下肢额状面力矩测试结果(1)组内对比显示,相比于干预前时,PNF组患侧腿髋关节外展力矩第一峰值在干预第6周、第12周的力矩均显著增大(p<0.05,p<0.05)。(2)对照组在干预前后无变化,且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为期12周的PNF干预降低了KOA患者的疼痛感,增加了KOA患者的下肢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额状面的发力情况。因此,本研究认为,12周的PNF干预有可能提高KOA患者整体的下楼梯行走功能。2.为期12周的PNF干预提高了膝KOA患者髋关节外展峰值力矩。因此,本研究认为,12周的PNF干预可能改善关节额状面的受力情况,延缓KOA的发展进程,提示未来对KOA的治疗中可添加下肢关节额状面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