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社会成员进行救助的一种形式,它有别于以保险为基础的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具体来说,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等。其救助形式又可分为分为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及以工代赈等,其中现金救助是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形式,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农村社会救助资金作为农业专项资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维护农村地区和谐稳定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保障农村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正因如此,国家倾其所能不断加大农村社会救助金的发放与支持力度。但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农村社会救助金的流失问题却非常严重,并产生了恶略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金流失问题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并主要结合我国农村实际,集中探讨防范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流失的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流失的现状。首先,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流失比例大。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注入量,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社会救助机构仍在截取这些资金,造成了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流失比例大。其次,农村多环节多部门的资金管理链条造成社会救助资金流失。由于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管理部门多样和救助资金管理链条长造成了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流失。最后,农村社会救助资金多形式的流失,由于农村社会救助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骗取虚报、挪用挤占行为的存在使得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无形地流失。第二部分主要深入剖析了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流失的原因。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救助基础落后。主要指长期的城乡二元救助结构、农村社会救助基础薄弱。二是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缺陷。主要指社会救助制度管理的不规范以及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三是广大农民的容忍度。主要指社会救助理念的滞后和监督者的怠慢行为。四是地方政府的公权化私利行为。主要指公权化私利的非常态经济关系和地方政府资金落实的不到位。五是社会救助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主要指农村社会救助相关法律法规关系不健全。六是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信息不对称。主要指农村社会救助相关机构与监督部门及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社会救助资金的无形流失。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流失的危害性。首先,造成了农村社会救助正效应的弱化,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农民的向心力弱化。其次,由于农村社会救助金的无形流失,造成了社会救助金的非正常运行,最后,还造成了社会救助负效应的无限放大,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受到威胁,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外社会救助资金运行的经验及其启示。通过对英国、美国、瑞典以及澳大利亚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补充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工作中的不足,从中得到社会救助工作的相关启示,促进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尽快完善。第五部分主要提出了防范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流失的对策。首先,提出了防范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流失的机制建设。其次,提出了农村社会救助监督工作的加强。再次,提出通过提高广大农民的救助意识来促进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有序进行。而后,指出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对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有效开展的积极作用。最后,指出了法律法规的完善对防范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