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将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较为通行的文本学解读方法引入到伦理学研究的一次初步尝试。作者认为,要将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推向深入,必须依托于对马克思文本的深层解读,而不能满足于传统哲学解释框架所总结的若干方法论教条。这种深层解读的核心是区分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和狭义语境,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因素(物质生产)和主导性因素(即只有在社会经济形态中经济力量才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因此,对“社会经济形态”、“经济”这样的概念,必须加以历史地界划,明确其适用范围,而不能泛化和僭越,否则就会得出实际上是违背马克思哲学精神的结论。这是导论的主要内容。
本文第二章是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方法论特征以及价值取向的总体概括。马克思实际上是想还原一种历史的真实,揭示出一种“应该”。这个应该有两个维度:一是公正的维度,因为拜物教隐藏着剥削的秘密;二是回归人与人交往的直接性维度,反对“异化”。这里的“异化”已不是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意义上的价值悬设,而是一种客观发生了的颠倒——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颠倒为物与物的关系,这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而人类社会的伦理前景就在于超越这个历史的(也是暂时的)真实,在更高的层面上恢复这种关系的公正性和直接性。
在第三章中,作者主要依据《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顺序,抽出其中若干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如马克思怎样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确立了“劳动"作为现代经济学的起点(同时也应是经济伦理学逻辑起点);“三大社会形态”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前景;对资本主义社会流通领域的分析和批判;以及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颠倒关系等等。通过《手稿》的文本学解读,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是如何从“现代资产阶级生产”中主体的角度,也就是从作为价值源泉的活劳动、工人阶级的立场出发,一步步穿透资本主义社会所呈现出来的颠倒的假象,深入到这个生产方式的核心——资本(关系)中,为我们揭示出具体经济现象背后的物化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掩盖的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最后一章,是对马克思科学方法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做出的一个简单小结。依据“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这个过程只是历史的和暂时的,未来我们一定会在经济的和伦理的两方面都超越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类解放的承诺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道义感和道德批判力量,因此断言马克思哲学根本没有伦理的向度,是不能成立的;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马克思确实没有一个纯粹形式上的伦理学文本。因此,认真分析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伦理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也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与西方伦理思想方法展开对话与批判。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文所做的尝试只是初步的,也是很不成熟的。主要难点在于,怎样深度挖掘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伦理内涵,如何把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话语更准确地转换为伦理学话语,这些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