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尔吉·原野(1958——),是致力于散文创作的蒙古族作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散文创作,凭借对散文的独特感悟频出佳作,出版的散文集有《脱口而出》、《酒到唇边》、《百变人生》、《善良是一颗矮树》、《世相铁板烧》、《一脸阳光》、《思想起》等。鲍尔吉·原野这一时期的散文显示其初登文坛的自信,驾驭散文的成熟,行文流畅,语言朴素自然,耐人寻味。鲍尔吉·原野九十年代散文之所以引起文坛的注意,是因为其散文题材的多样化和思想的深刻性,笔者通过梳理其散文脉络,力图呈现出鲍尔吉·原野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 鲍尔吉·原野散文创作的初期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他常把社会时事和艺术生活作为书写对象,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进行审视和解读,语言幽默且机智。与同时期其他作家相比,鲍尔吉·原野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其少数民族身份的特殊性,在题材的选择上倾向于蒙古族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语言细腻且洒脱。此外,在九十年代后期的创作中,鲍尔吉·原野试图书写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对社会众生的普遍关注,并在创作中常常表现出悲悯的平民情怀。由此可见,鲍尔吉·原野真正做到了对散文创作的坚守。 本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寻找鲍尔吉”,探讨九十年代鲍尔吉·原野创作的文化语境,并介绍了其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大致情况。 第二部分结合具体的文本创作,分析鲍尔吉·原野九十年代散文内容,从草原的生态相、社会的众生相和民族的文化相这三个方面描绘鲍尔吉·原野文本中“行走的风景”。 第三部分对散文内容进行延伸,做向“内”的分析,即鲍尔吉·原野九十年代散文中表现的精神性内容。从体悟历史和滋润博爱两方面分析作品,进而探访精神的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