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态美育是建立在生态美学和环境教育的实践基础上,是生态学、教育学和美学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教育青年一代,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开展生态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关于生态审美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阶段,对于幼儿园的生态审美教育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对于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对其实施审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美育是建立在生态美学和环境教育的实践基础上,是生态学、教育学和美学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教育青年一代,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开展生态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关于生态审美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阶段,对于幼儿园的生态审美教育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对于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对其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深入、全面的研究,为实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将富有生态审美教育价值的生态美融入美术教育活动中,使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从生态美育的视角来反思和探索,把教育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充满朝气和生机。本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为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研究资料。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研究者通过观察与访谈,初步了解所调研班级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与该班合作教师以“人与自然”为维度,并初步拟定了生态审美教育的活动方案。行动实施阶段开展三轮行动,共计6个美术教育活动,具体包括2个美术集体教学活动、2个美工区域活动、1个户外活动和1个家园共育活动。这6个活动综合运用了绘画、拓印、手工等多种美术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构建层次有序、内容丰富的活动方案,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生态审美经验,最终促进儿童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整个行动中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贯穿行动的全过程,为本次活动的开展提供改进依据。最终研究发现,所调研班级的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更为全面地了解了自然生态资源,懂得珍惜资源,具有垃圾分类、保护动植物等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增强了儿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情怀。结合本次行动研究的实际效果,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尊崇天性——促进儿童自由全面发展、以美育人——提高儿童生态审美素养、以美润人——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环境。为进一步提高生态审美教育活动质量,研究者建议应追求目标得整体性,培养儿童健全人格;构建内容的生态性,深化美术教育内容;创造环境的生态性,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开发美工区的功能性,支持儿童的审美活动。
其他文献
当下,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愈加突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失调,进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威胁。伴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重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机制于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被正式确立。然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事后救济性特征,即过于强调损害结果的发生,而忽视了生态环境损害的源头预防。也正因如此,该问题引起了理论界
智能船舶因其安全、环保、经济和可靠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研究和相关应用,其已成为目前船舶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回顾了智能船舶的发展历程,对我国船舶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船舶智能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近年来,国家在陆续出台的教育改革系列文件中,不断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产教融合所包含的内容复杂且广泛,本文着力于中职学校实践教学,探索如何有效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中职学校车工实训课程中,由于学生学情的特殊性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如何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成为难题。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尝试将“六步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学校车工实训课程教学中,进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是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调查表明,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是分开教学的。因课时分配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抽象、枯燥等原因,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学习质量与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依据中职学生学情与课程特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本研究以“任务驱动”和“翻转课堂”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整理
目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出台一系列政策,职业教育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更是得到广泛关注度。在此形势下很多中职学校开始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据调研发现,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岗位认知不清晰、学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要求等问题。为此,构建“三分一统”教学模式,设计满足企业需求的教学目标,层层互动的教学流程,培养出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数控铣削加
湖南花鼓戏是具有非常悠久历史和重要影响的地方戏剧,它诞生于“三湘四水”的湖南,广泛流传于当地城乡之间,当地人民对湖南花鼓戏表现出深厚的感情。湖南花鼓戏同时融合了地花鼓、花灯、采茶灯等多种民间歌舞,同时又可以根据流传地区的差异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共六个种类。此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利用现有资料剖析湖南花鼓戏的音乐历史,
近年来,随着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相应开设了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作为该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上下章节关联性强,而中职学生多为14-17岁之间的青少年,他们正处在人生最浮躁的年纪,再加上没有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容易出现困难。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有针对性
中职学校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充分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间课堂互动交流的优势,但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过分依赖教师“一言堂”,教学规模受到一定限制等。本课题针对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导-学-控-评”教学模式,致力于处理“如何引导”、“如何学”、“如何有效调控”、“如何评价”等教学实际问题。该教学模式是一种采取混合式学习理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增强职业教育聚焦性,深化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模式,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目标和岗位需求相对接。一种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ation,OBE)采用“自顶向下”的“反向设计”方式,立足岗位需求,确定预期学习成果。OBE理念强调能力本位、人人都能成功,能够给予中职课程教学和学生新动力。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调研,梳理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国将面临劳动力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在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1+X证书制度”,旨在培养学生多项技能,以填补复合型人才需求空缺。目前,学者们主要研究1+X证书制度的内涵、实施意义及实施路径等方面内容,对具体课程实践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1+X证书制度教学改革为研究背景,结合中职学校教学现状,探索适合中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