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新时期文学流变——以王朔的文学创作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anti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王朔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止,王朔的作品因符合大众文化取向而受到底层读者的青睐,与此同时,“王朔现象”的出现却在精英知识分子中引发了轩然大波。其实,王朔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事件,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是分不开的。   本文将王朔的文学创作还原到文学史本身,通过对王朔本身的经历、对历史语境的梳理,并对比一些文学现象,试图探讨王朔现象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与新时期文学流变之间的关系。   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社会转型与新时期文学流变”,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与“新时期”文学现象做了基本阐述。   第二章“‘顽主’与转型期的青年形象”,从“多余人”和“嬉游者”两个方面对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进行剖析,指出王朔笔下的人物形象与王朔个人所经历的社会转型体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第三章“反讽与王朔的语言革命”,笔者认为王朔新的话语方式的塑造主要是以调侃和颠覆的方式展开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革命话语尤其是毛泽东语体的挪用,使其失去原有的宏大意义,打破意识形态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的权威性。王朔明确的语言意识和创作实践表现了中国当代作家对于文学本体语言的深入思考和艺术表现。   第四章对“启蒙”的质疑与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笔者通过对文革后的文学思潮的梳理以及王朔作品的研究,说明王朔对于文学观念的独特理解,并且指出王朔在消解原有意识形态文学观念的同时建构出了新时期世俗化、市民化的文学价值观。   结语王朔或者说“王朔现象”的产生,反映了我国当代文学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变化。
其他文献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进入新世纪教学的重要课题.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图像、语言、实物等各种媒体通过处理,合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
近几年有关中国科幻文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科幻文学本土化的论题,但都没有进一步深入去总结和研究这一文学现象。为此,本文试图在对近代以来的中国科幻文学本土
学生群体,是20世纪中国的“新生事物”。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活动中一支充满活力,可塑性、建构性极高的群体,一直是中国20世纪各派社会政治力量试图掌握并施加影响以左右之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女性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最具特色的群体,其生存现状、生活体验、精神变迁都已烙上时代痕迹,反映着特殊时代面貌。本文拟通过对女性农民工文学形象类型的归纳、分析,
现如今国家产业转型,向着更加创新型的方向进行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就在社会目前网络环境良好的环境与机遇下,我们“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就需
本文提出了对《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内容的探讨,从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课程建设目标到课程建设的内容都作了全面详细的叙述,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和
大数据不仅需要很多的数据,还需要很多的信息.今天,就军民融合与武器装备的发展动态谈大数据,内容概要为:数“说”军民融合的战略,数“说”国防军工创新,数“说”装备采购竞
期刊
蔡松年不可改变的“宋儒”身份和金朝“宰辅”的至高地位,注定了他一生要在仕与隐之间徘徊。在“身宠神已辱”的痛苦交织中,他智慧地选择了陶渊明,使陶氏成了他矛盾人生中的心灵
金庸(1924-),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其中《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集中体现了金庸高超的语言艺术成就。小说中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