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数量的激增和使用年限的延长,人工关节的松动已成为骨科的常见问题。除关节翻修外,目前尚无较好的解决办法。我国每年有数以万例的人工关节置换,而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末置换的数十万计的人工关节正逐渐面临着翻修。每例手术费用约4~6万元,如果全国每年翻修5000例,将耗资2.5亿元左右!能否通过某种外在的干预因素,使松动的人工关节柄重新获得稳定,避免关节的翻修是本实验的基本出发点。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将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负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体外冲击波(ESW)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人引入医学领域,用于肾结石、胆结石的碎石治疗,现已成为肾结石和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1985年人们开始探索ESW对骨组织的影响。1987年匈牙利学者率先应用ESW冲击骨折不愈合部位,发现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此后国内外不少研究均表明, ESW能激活骨折断端骨细胞的增生,促进骨基质细胞向骨祖细胞分化,具有确实的成骨或诱导成骨作用。近年来对ESW的研究目标向关节翻修、骨软骨病、组织工程等方向转移。国外部分学者尝试在水泥型人工关节翻修前用ESW冲击骨-水泥界面,发现经ESW冲击后,骨-水泥界面的结合松动,使骨水泥更容易拔出。ESW能否使松动的生物固定型人工关节再稳定,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用ESW对日本大白兔股骨干髓腔-内植物界面进行冲击,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及扫描电镜观察,探索ESW对骨-内植物界面的影响。方法:将34只日本大白兔的68个股骨随机分成三组:松动组、对照组、冲击组。在实验中意外死亡的兔6及手术中出现股骨上段骨折的兔7、兔9被排除。剩余各组股骨数:松动组20个,对照组21个,冲击组21个。再将每个组随机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进行拔出实验,另一小组进行扭转实验,测试骨与内植物的结合力。麻醉下将预先制好的人工股骨柄插入股骨上段骨髓腔内,术后6周对松动组及冲击组的人工股骨柄进行机械松动,冲击组的人工股骨柄在松动后1周开始接受冲击波治疗。冲击在麻醉下进行,焦点定位于股骨与人工股骨柄的界面,发射电压9KV,能量0.191mj/mm2,频率40次/分钟,每2天冲击一次,每次4个点,每点冲击1000次,每只大白兔(冲击组)共冲击4次。各组均于最后一次手术后8周处死,取出股骨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生物力学测试后将取出的人工股骨柄进行处理,用扫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