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警察在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的同时,需要承受来自极端环境、汽车尾气、噪音等多重因素的考验,而服装的整体舒适度差将会加快人体疲劳,伴随着累积效应将对人体的生理及心理造成负担。目前国内对交警制服的舒适工效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从服装结构出发,提出制服改进方案,同时研究不同服装结构对局部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及对活动工效的影响,为制服的改进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并结合课题组前期对交警制服的调研结果,对服装进行结构改进,采用无弹和有弹两种面料完成2件改进服装的制作。通过三维扫描实验、热阻测试的方法,量化衣下空气层和接触面积,并计算局部热阻,分析服装结构对局部空气层分布及局部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在对服装活动工效的评估中,采用动作捕捉测量关节活动角度(ROM),并结合局部束缚感主观评价,综合评估其活动性能。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不同上肢动作下的衣下空气间分布不同,随着动作幅度增加,上肢及躯干后部由于服装牵扯加剧,衣下空气层厚度减小,随着手臂前伸,服装向前牵拉,躯干前侧的衣下空气层厚度增加。经过结构改进的服装增加了上臂及肩背部的活动松量,且松量随着动作幅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在RUAB(右后上臂)、LUAB(左后上臂)、UB(上背部)躯段的空气层体积逐渐增加,空气层厚度也随之增加,接触面积减小。(2)服装款式通过提升局部的活动松量增加衣下空气层厚度,且由于局部结构变化改善服装牵扯从而改善了褶皱堆积及局部压迫,因此服装结构变化影响服装的局部热传递性能,且对RFF(右前小臂)、LFB(左后小臂)、UC(前胸)、UB(上后背)、ST(上腹部)躯段的热阻值有显著影响(Sig<0.05)(3)根据肩关节ROM测量结果对三件服装的活动灵活性排序为G3>G2>G1,主观束缚感评价结果与客观实验结果一致,表明结构改进方案提升了服装体活动工效性,而综合考虑结构和面料因素的服装活动工效性最佳。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服装结构对交警制服局部热传递的影响,评估了其活动工效性能,为交警制服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从服装角度减轻交通警察的工作负荷,也为其他与交警工作状态类似人群的作业服装改进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