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组与单纯康复训练组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肿胀、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总体疗效及优越性,从而选择更有效的综合方法应用于临床。方法:从从化市中医院神经科、针灸康复科住院病人中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间隔2天,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用肿胀程度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及Fugl-Meyer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水肿、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的积分变化,观察治疗方案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1.经卡方检验,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年龄、病程、病因、发病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显效12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显效1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组与单纯康复训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2.肿胀方面:两组治疗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3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疼痛方面: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疗程及3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疼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4.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前各组间上肢简化F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上肢简化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疗程后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组FMA评分与单纯康复训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或单纯康复训练均能有效减轻其水肿、疼痛程度,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临床综合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