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新生代地层学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古近系的磁性地层学研究仍显滞后。二连盆地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历史悠久,在中国和亚洲的哺乳动物演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奠定了哺乳动物洲际对比和亚洲陆生哺乳动物期次划分的基础。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的研究由于缺乏时间标尺而矛盾重重。二连盆地古近系磁性地层学研究,不仅是对磁性地层学的丰富,而且确立了区域时间标尺,这对区域生物、环境演化模式,乃至哺乳动物的大陆间对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报道了二连盆地新测量的,且化石丰富的两个剖面,即努和廷勃尔和及呼和勃尔和剖面的古地磁测试结果。古地磁结果表明,二连盆地努和廷勃尔和与呼和勃尔和地区剖面古近纪早期地层共记录了5个正极性段与6个负极性段,通过与04年标准极性年代表(Lourens et al.,2004)对比,确认其可与C21r-C26r之间的极性带对应。脑木根组以晚古新世沉积为主,同时接受了始新世最早期部分沉积及少许中古新统,年龄约为54.8~59.2Ma B.P.;阿山头组跨越了早一中始新世,年龄为48.2~54.1Ma B.P.;伊尔丁曼哈组的时代为中始新世,具体年龄无法获得,但可将其限定在47~48Ma B.P.内。同时,确定了含Lambdopsalis、Prionessus及Palaeostylops的化石层的年龄约为58.4Ma B.P.;Gomphos层的年龄为55.7 Ma B.P.。最后,讨论了二连盆地古近系古地磁年龄的意义,以及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及其他影响哺乳动物演替的主要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