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言体貌范畴的研究,现今仍然是一个难点,这主要是很多相关的语法现象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描写和恰当的解释,直接造成汉语体貌体系研究的面不够广泛,再加上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中普遍存在理论不足的现象,导致体貌范畴研究的理论蕴含不足。本文拟研究苍溪方言的体貌系统。苍溪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境内通行方言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对苍溪方言研究的成果较少,而苍溪方言的“体貌”范畴目前尚未有人研究。苍溪方言“体”范畴包括四种:起始体(标记“起来、开”),表示动作行为、事件开始动态变化,具体格式可以分为:“P起来”、“P开哆”和“开P”;持续体(标记“倒、起”),表示某种动作行为的持续或事情的进行状态,具体格式可以分为:“P+倒(+O+的)”、“P+起(+O)+的”、“P+倒起(+的)”;实现体(标记“哆”),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成为现实,具体格式可分为:“P+哆+(喏)”、“P+哆+O/C”;经历体(标记“嗒”),表示动作行为曾经发生或某种情状曾经存在,可以分为:“P+嗒、“P+嗒+O/C”。苍溪方言部分体标记可连用,连用要受到意义和形式的制约。本文将对其基本用法和每一种体形式的否定和疑问式做出描写。在此基础上,和普通话相关格式进行对比。苍溪方言“貌”范畴包括三种:小量貌(标记“哈”),具有动量少、时量短、语势轻的特点,具体格式分为:“P+哈”、“P+哈+O”、“(一)哈+P”;尝试貌(标记“哈、看/看看”),表示尝试着做某事,具体格式可分为:“P哈(看/看看)”、“P看/看看”、“PP看/看看”“P一P看/看看”;反复貌(标记“过”),表示动作行为反复发生,主要格式为“P+过(+O)”。部分貌标记可连用,连用要受到意义和形式的制约。在充分描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各章节分别探讨了各类体貌标记的来源。苍溪方言体貌标记具有“意义的虚化”、“运用上的粘着”、“功能上的专用”、“语音的弱化”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