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了解珠江口溶解氧的分布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底层水体缺氧现象产生的原因,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珠江河口的三维水动力-生态耦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的溶解氧与叶绿素、盐度梯度等水文因子和生态因子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各环境因子之间有良好的响应关系;研究构建的水动力-生态耦和模型能够模拟流场、盐度、锋面等水动力要素的特征和性质,以及浮游生物、碎屑物质、营养盐和溶解氧等生态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珠江口的锋面是盐度梯度和潮汐混合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型锋面。锋面的三维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沿10m等深线延展,在垂直方向上呈倾斜状与地形相交。锋面和锋面带内的层化区,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分布和变化有重要作用;底层缺氧区域有两处,分别分布在淇澳岛以南延伸至大横琴岛以南的浅滩水域,和内伶仃岛周围水域。大潮时两处缺氧区域面积和强度迅速减小,小潮时充分发育,形成河口中部明显的区域性耗氧带;缺氧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层化作用和生化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锋面带内隐定的层化区域,垂向混合微弱,底层溶解氧既无法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内源性的补充,也无法通过混合作用得到上层及时的补给,底层高浓度的碎屑物质和氨氮,以及底泥的耗氧过程成为溶解氧迅速消耗的原因,最终导致缺氧现象的出现;控制条件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密度梯度差异导致的斜压梯度力和潮汐摩擦混合是珠江口盐度-潮汐混合锋面的共同驱动力,而锋面的产生以及锋面带内稳定层化区域的出现是底层水体缺氧现象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