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疾病污名是指个体对患者抱有的认知偏差,以及因此针对患者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与行为反应。当代大学生在竞争日益加剧、压力不断增加之下,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除了要承受来自疾病本身的痛苦之外,还要遭受心理疾病污名的伤害。鉴于此,目前有关中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面子、和谐、集体主义等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因素,它们与心理疾病污名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亦备受学界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3322名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归因问卷-27、CPAI-2量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的现状以及人格特征、价值取向在中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从心理疾病污名的总体状况来看,与理论均值相比,中国大学生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认知偏差与消极情绪情感体验相对较少、消极行为反应相对较多。2.从心理疾病污名的差异情况来看:(1)性别差异显著,与男生相比,女生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更多认知偏差,认为患者更危险;对患者的情绪情感体验较为复杂,既对患者更同情、更不会感到生气,同时又更害怕患者;对患者更愿意提供帮助、更不愿意对其采取隔离措施。(2)年级差异显著,大一学生对心理疾病患者污名整体程度更低,具体表现为他们对患者的消极情绪情感体验与消极行为反应更少,他们更同情、更愿意帮助患者、更不愿意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也更不倾向于回避患者;但大三学生更倾向于对患者采取强制措施。(3)专业差异显著,与理工类学生相比,人文社科类学生对心理疾病患者污名整体程度更高,具体表现为他们对患者存在更多认知偏差,认为患者更危险、更应该对自己的病情负责;他们对患者存在更多消极情绪情感体验且体验较为复杂,他们既更同情患者,同时对患者又更害怕、更感到生气;他们对患者存在更多消极行为反应,更愿意对患者采取强制、隔离措施,也更倾向于回避患者。(4)在熟悉患者与否上差异显著,熟悉心理疾病患者的学生尽管总体表现出较低的心理疾病污名程度,但面对患者时其行为较为纠结。具体表现为,与不认识患者以及与患者关系一般的学生相比,认识患者以及与患者关系亲密的学生既更倾向于帮助、不回避患者,同时又更倾向于对患者采取强制措施。(5)在熟悉心理疾病知识与否上差异显著,具备更多心理疾病相关知识的学生表现出更低的心理疾病污名程度。具体表现为,相比而言,看过有关心理疾病专业书籍或纪实性纪录片、影视剧或文学作品的学生以及清楚地知道心理疾病概念科学含义的学生,他们更愿意帮助患者,同时更不倾向于回避患者。3.从中国人独特人格特征、价值取向与心理疾病污名的关系来看:(1)在人格特征方面,越爱面子、越具有阿Q精神、越传统的大学生,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越多的认知偏差、消极情绪情感体验、消极行为反应以及整体污名;越注重和谐的大学生,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越少的认知偏差、消极情绪情感体验、消极行为反应以及整体污名;越注重人情的大学生,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越少的消极情绪情感体验。(2)在价值取向方面,越强调个体之间平等、没有权距的水平主义取向的大学生,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越少的消极情绪情感体验、消极行为反应以及整体污名;越强调个体间不平等以及权力关系中等级的垂直主义取向的大学生,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越多的认知偏差、消极情绪情感体验、消极行为反应以及整体污名。4.从人格特征、价值取向对中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的预测作用来看,阿Q精神、传统化、和谐性、面子、垂直个人主义、水平个人主义都是心理疾病污名整体程度的显著预测变量,其中和谐性、水平集体主义对心理疾病污名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其他为正向预测作用。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分析了其背后成因并且提出了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1)通过课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有关心理疾病的正确观念;(2)结合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的差异与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3)为大学生创造与患者积极接触的机会;(4)鼓励和促进大学生进行相关课外知识的学习;(5)发挥人格特征与价值取向的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