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历援朝之役是16世纪发生在中日朝三国之间的国际战争。明援军作为战争主力,在各方史料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其形象也在各方记载中迥然相异。由于日本方面史料不易获得,因此文章主要使用中国与朝鲜两国史料。文章即是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中朝双方史料中明援军的形象,探讨造成明援军形象不同的原因。为此,文章选择了明援军两位参战人员进行个案分析,又选择了中国方面与朝鲜方面的相关记载对明援军将领进行整体分析。因此,文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明援军将领形象个案的分析。文章选取了两位明援军参战人员:沈惟敬、刘綎。此二人在朝鲜方面的记载,分别对应两种明援军形象:形象差、形象前后变化过大。这两种形象虽然相差很大,但随着明朝的灭亡,最后依然殊途同归,形象转好。中国方面对于两人的记载各异,最后走向了不同的评价,形成了不同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分析中国、朝鲜两国对此次战争在不同时期的记载,来探讨明援军形象在各国不同时期的流转变化。在战争及结束初期,中国方面虽然认为战争胜利,却对战争的第二阶段并不满意,但总的来说,对明援军及其将领多数持正面评价。明清鼎革之际,中国方面对于战争的胜利多持怀疑的态度,对于战争与明援军的形象描写逐渐趋向负面。清朝定鼎中原后,官修《明史》彻底否认战争的胜利,对于明援军及其相关将领的描写记载多有简化甚至失载。而朝鲜方面在战争结束后对于明援军的评价各异,形象有正面有负面。随着明朝的灭亡,朝鲜扛起尊周思明的大旗。在怀念明朝的思潮下,明援军的形象逐渐转向正面,史实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不断重塑明援军及其将领的形象来表达尊重思明的信念。通过一系列的分析,首先可以厘清战争相关人物的史实,再次就是探讨历史书写与历史史实的关系。历史书写与历史史实有时并不相符,但即便是虚假的历史书写,背后依然有真实的历史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