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革以及人造革行业在回收二甲基甲酸胺(Dimethylformamide,DMF)的过程中,产生的DMF的废水,含有大量DMF、二甲胺(Dimethylacetamid,DMA)等,胺类废水具有挥发性、刺激性、高毒性,并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每年仅制革行业排放的含DMF的废水就约1亿吨。DMF废水的B/C比在0.065左右,很难被生物直接降解,传统的生化法,处理时间长,废水未经预处理直接进入系统后生化处理效果差,尤其是很难去除氨氮,排放不达标。针对这一问题,本试验采用外加均相催化剂的臭氧紫外氧化+化学沉淀预处理,氧化部分加入了均相催化剂以强化臭氧的氧化能力,更大程度的减少生物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氧化部分通过正交分法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pH=8,AlC13做催化剂投加量4g/L,反应时间为60min。在沉淀部分利用磷酸铵镁沉淀法不仅可以降低废水的NH3-N浓度、提高废水的C/N比,而且含磷药剂的加入正好补充了该废水缺少的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磷营养成分,有利于后续废水处理生化系统效率的提高。沉淀部分利用正交分析法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pH=8.5,rn(NH4+):n(PO43-)=1:1.1,n(NH4+):n(Mg2+)=1:1.2,反应时间为20min。ABR生化系统采用恒定进水浓度、逐步减少水力停留时间启动,经过60多天完成启动。其后实验考察了 ABR反应器在pH=7.4,水力停留时间24h对废水各指标的处理效果,经ABR反应器处理之后的出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表现在NH3-N含量过高,后通过污泥驯化培养再经过复合好氧工艺处理,出水达到预期效果。通过上述工艺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3-N)、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和二甲胺(Dimethylacetamid,DM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98%、99%、99.5%和99.9%左右。该工艺克服了传统生物处理中废水的可生化性差、无法提供足够的碳源供生物脱氮等问题,此方法对该废水治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