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输尿管结石的闪烁伪像情况,评价输尿管结石闪烁伪像的显示率,探讨闪烁伪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经螺旋CT证实为单发输尿管结石的病人共77例,其中男48例,女29例,年龄24-84岁,平均(49.93±11.26)岁,身高1.50-1.80m,平均1.66m±0.08,体重45-100kg,平均73.15kg±12.47。2.仪器与方法2.1 CT检查:采用GE公司的64-slice Lightspeed VCT进行扫描,记录结石位置及重建后结石最大径。按结石位置将结石分为3组,即输尿管上段结石组,输尿管中段结石组及输尿管下段结石组;按结石大小分为<10mm组和≥10mm组。2.2超声检查:CT检查后3h内进行超声扫查。采用Phillips IU22彩色多普勒成像仪,探头频率3-5MHz。扫查医生未知结石位置及有无。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扫查,若发现结石记录结石最大径及声影情况,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扫查在统一参数设置的闪烁伪像显示最优条件下进行,记录闪烁伪像的有无情况,并测量闪烁伪像的长度及宽度。在闪烁伪像稳定显示时留取一段录像备用。若二维超声未发现结石,则在彩色多普勒条件下沿输尿管扫查,发现结石后测量数据同上。2.3图像处理:联合应用Photoshop CS5和Image J软件计算每幅图像的彩色像素数目,用来代表闪烁伪像强度(twinkling artifact intensity, TAI)。每段录像选取3幅闪烁伪像较明显的图片计算其强度值。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的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多组内任意两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Students-Newman-Keuls)。对输尿管结石闪烁伪像及声影两种指标诊断价值的比较使用x2检验,对闪烁伪像与BMI及结石距体表距离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判定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输尿管结石情况:CT扫描共发现输尿管结石77例,左侧46例,右侧31例,其中,上段输尿管结石35例,中段输尿管结石22例,下段输尿管结石20例;大小5.23-15.40mm,平均8.90mm±2.60,其中<10mm组46例,≥10mm组31例。2.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及声影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超声诊断69例(89.6%)输尿管结石,结石大小5.33-15.67mm,平均9.65mm±2.47。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为84.4%,二维灰阶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为57.1%,两者联合诊断的检出率为89.6%。8例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模式下均未发现结石,超声漏诊率为10.4%。3.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与BMI、结石距体表距离及结石大小的相关性分析按BMI分组,闪烁伪像强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闪烁伪像强度与BMI及结石距体表距离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石直径与闪烁伪像宽度、长度及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14,0.240,0.509,P均<0.001)。4.CT测值与超声测值的比较对于<10mm组及≥10mm组,CT测值与超声测值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0mm组及≥10mm组超声测值均普遍大于CT测值(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可明显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尤其对于无声影或仅存在淡声影的不典型结石可协助明确诊断。闪烁伪像的显示与结石距体表距离及病人BMI无相关性,可提高其诊断效能。闪烁伪像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稳定显示的指标,将有助于超声医师对输尿管结石进行快速明确的诊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目的1.定量分析泌尿系结石大小与其所产生的闪烁伪像的相关性。2.定量研究结石化学成分与超声声影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一水草酸钙、羟基磷灰石、胱氨酸及尿酸均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实验方法1.结石模型的制备:将一水草酸钙、羟基磷灰石、胱氨酸及尿酸粉末与鸡蛋清、二蒸水以蛋白成分约占3%的比例制成混合物,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研成粉末待用。采用山东医疗器械厂生产的T-A手电两用单冲压片机,将准备好的4种粉末压制成直径分别为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 9.0mm、9.5mm,厚约4.0mm的圆柱型人工结石模型。2.猪肾结石模型的制备:购买大小、形状和重量相似的新鲜猪肾,于猪肾上极自皮质至肾窦做小切口。各成分结石模型随机选取一颗置于肾集合系统内,保证结石模型上下两平面与猪肾冠状切面平行。3.超声扫查:使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L12-5线阵探头,频率为5~12 MHz。将模型放置于铁架台上,用蝴蝶夹固定超声探头,保持探头平面与结石长轴平行,探头长轴垂直于结石长轴。存储灰阶图像和彩色闪烁伪像录像备用。每次扫查时的机器设置、探头与结石表面距离均固定不变。4.CT扫描:取新鲜猪肾,自上极至下极各做一深达集合系统的切口,摆放同一种成分结石模型。使用Siemens Somatom Defination CT扫描仪对猪肾进行扫描。对CT图像进行重建并测量结石模型的CT值。5.图像处理:先后应用Photoshop CS5和ImageJ分别处理每幅彩色图像,得到闪烁伪像像素数,以代表闪烁伪像强度。应用ImageJ处理每幅灰阶图片,得到声影的C/N值。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的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多组内任意两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Students-Newman-Keuls)。各指标间的关系判定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闪烁伪像、声影及CT值的基本情况:所有结石模型均可产生闪烁伪像,大小244.00~11544.00,平均3279.06。所有结石均表现为强回声伴后方声影征象,声影C/N值大小为1.01-3.74,平均为2.17。所有结石CT值为240.60~1454.00,平均761.34。二、闪烁伪像与结石大小的相关性分析:对于所有结石模型,闪烁伪像强度、宽度及长度均与结石大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74、0.400、0.287,P均<0.001)。各成分组相关性均一致(P均<0.001)。三、闪烁伪像强度与闪烁伪像长度及宽度的相关性分析:对于所有结石模型,闪烁伪像强度与闪烁伪像长度及宽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70、0.801,P均<0.001)。各成分组相关性均一致。可通过测量闪烁伪像长度及宽度预测其强度。四、声影C/N值及CT值的比较声影C/N值及CT值由大到小排列均依次为羟基磷灰石、一水草酸钙、胱氨酸、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声影C/N值与CT值呈显著正相关(r=0.942,P<0.001)。结论1.泌尿系结石所产生的闪烁伪像与结石大小密切相关,随着结石大小的增加,闪烁伪像的强度增加;TAL和TAW是TAI的良好预测指标。2.结石所产生的声影强弱程度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且声影的强弱趋势与CT值大小趋势一致;可通过声影的强弱程度对结石化学成分进行初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