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锚定效应是一种重要的判断偏差,是指前面出现的数字信息对后面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的同化作用,它与人类决策判断的核心机制有关。目前的研究发现调整加工和通达加工可能是锚定的产生机制,当锚信息是自发产生时,锚定偏差是调整不足的结果,当锚信息是由外部提供时,锚定偏差是锚一致信息过度通达的结果。
其中,由外部锚引起的基于通达的锚定加工已经得到证实,但自发锚引起的基于调整不足的锚定加工还缺乏直接的证据;而且,现实生活中自发锚和外部锚往往是并存的,即人们通常具备一定的产生自发锚的知识,还需要同时面对外部锚,这种情况下的加工在当前的研究中也没有涉及;此外,锚定的脑机制研究还比较欠缺,目前人们对锚定产生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采用了点图范式,要求被试在看到锚信息后估计一些布满黑点的圆形中的点数,用三个研究分别探究了外部锚、自发锚、双重锚、虚假锚条件下的锚定加工,一方面深入探讨现有的调整和通达加工,另一方面也考察了锚定可能存在的第三种加工属性。研究一中用两个ERP实验考察了锚数字精确度对外部锚和自发锚引起的锚定加工的影响,研究二用一个ERP实验考察了来自外部的虚假信息对存在自发锚知识条件下的锚定加工的影响,研究三则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世界知识问题考察了数字启动和语意通达在锚定判断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发现:1)自发锚引起的锚定加工是一个在心理尺子上进行的调整加工,锚数字的精确度通过影响心理尺子的刻度,影响调整加工的难度和结果。在目标刺激呈现250—800ms之间出现了一个慢正波与加工难度有关,锚数字精确度越高,波幅越大。2)外部锚引起的锚定加工是一个自动化的通达加工,不受锚数字精确度的影响。通达包括表面数值属性和内部命题语意属性两种,其中,命题语意属性的通达是产生锚定的必要条件。脑电结果发现N300成分与命题语意通达有关。3)自发锚和外部锚并存条件下的锚定加工是一个调整和通达整合的加工。脑电数据表明,判断初期是外部锚引起的自动化通达加工,出现了与通达相关的N300,自发锚知识在后期参与了决策,表现在400-800ms的LPC,可行性较低的锚由于需要更多的调整,所以LPC的波幅更大。4)虚假信息也能够引起锚定效应,人们能够主动避免虚假信息的数值属性的通达,却无法抑制其命题属性相关知识的自动化通达。
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分别扩充了当前对调整加工和通达加工的理论认识,证实了锚定加工可能具有第三种属性:通达和调整的整合加工,因此提出了锚定的多重属性假设,进一步完善了当前对锚定效应的认识。在应用方面,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根据锚的来源不同地避免锚定引起的判断偏差,另一方面虚假锚引起的锚定偏差提醒我们警惕虚假命题语意属性相关信息的自动化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