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方猪品种丰富,拥有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特性,但也存在着生长慢、易肥、胴体瘦肉率低等缺陷。由于市场对瘦肉需求的变化和畜牧养殖技术的进步,瘦肉型猪种逐渐在世界猪肉生产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满足市场对瘦肉的需求,我国大量引进国外瘦肉猪品种,如杜洛克猪、长白猪等。由于缺乏生产效益和外来品种的冲击,我国优良地方猪种的利用率越来越低,数量越来越少,有些品种已濒临灭绝。因此,对地方猪种的保护迫在眉睫,科学地进行品种选育与杂交利用,使其适应市场和现代商品猪生产的需要是猪育种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梅山猪是我国著名地方猪品种,繁殖性能出众,主要表现为性成熟早、产仔数多、杂交优势明显,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鲜红的肉色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在商品化猪场的应用较多,与瘦肉型公猪杂交后抗病力强、生长快且二元杂交母猪基本保持梅山猪高产特性。但由于梅山猪过高的脂肪率,其杂交后代的瘦肉率仍很低,难以满足当代商品猪生产需要,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一种在主要在动物骨骼肌中表达的分泌型糖蛋白,对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有负调控作用,MSTN的缺失或突变会导致肌肉过度生长,骨骼肌质量大量增加。因此,这在肌肉比例较大的肉用家畜(如牛、羊、猪)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肉畜中培育MSTN基因敲除新品种,可为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了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结合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获得了MSTN基因敲除猪,这些MSTN基因敲除猪体型更大,可观察到明显的双肌现象,并且其瘦肉率明显提高。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所得到的MSTN双等位基因敲除猪(MSTN-/-)数量较少,且MSTN完全敲除后会影响母畜的繁殖性能。因此,实现MSTN-/-猪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克服很多障碍。目前,对MSTN单等位基因突变动物的关注较少,关于MSTN突变对土二元杂交猪胴体性能影响的报道更少。研究本研究以梅山猪这一典型的脂肪型地方猪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将MSTN单等位基因突变(MSTN+/-)的杜洛克公猪和野生型梅山母猪(MSTN+/+)杂交,获得数量较多的MSTN突变杜梅二元猪(MSTN+/-)和野生型杜梅二元猪(MSTN+/+),对这两种基因型组成的全同胞或半同胞群体的胴体性能进行测定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MSTN突变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为探究MSTN单等位基因突变是否会影响后代的产生,本试验对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6头梅山母猪的产仔数、活仔数、初生窝重、公母比均没有异常:总产仔数73只,每窝产仔数9-15只,属正常水平;总活仔数63只,活仔率90%左右;公母比例接近1:1。经过对后代的基因型鉴定,筛选出野生型和MSTN突变猪,对两种猪肌肉中MSTN表达量的检测显示MSTN+/-猪肌肉中MSTN的表达显著降低。2.MSTN突变对生长性能的影响相同条件饲养120天后,对MSTN+/+和MSTN+/-猪的体重、日增重、活体背膘厚的检测显示均无显著差异,在体型上,体长、体高、胸围、腹围、管围、臀围等体尺性状也无显著差异。3.MSTN突变对胴体性状的影响对两种基因型猪的屠宰性能检测显示:MSTN+/-猪具有更好的屠宰性能,其中MSTN+/-猪的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显著高于MSTN+/+猪,胴体脂肪率、皮率、骨率、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MSTN+/+猪。值得一提的是,MSTN+/-猪的胴体瘦肉率约为55%,提升约7%,说明MSTN单等位基因的突变在提高土二元猪瘦肉率上有较大的应用前景。4.MSTN突变对肉质的影响两组肉质的分析结果显示,MSTN+/-猪与MSTN+/+猪在pH、肉色、滴水损失上无显著差异,但是MSTN+/-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MSTN+/+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