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特点是病因复杂、发病隐匿,肿瘤发展快、易转移,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肝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至今仍未被完全阐明。SNP是指单个核苷酸改变而引起的核酸序列多态性,其分布频率高,遗传稳定性强,已被广泛用于疾病遗传易感性分析。通过SNP与疾病的关联性分析,寻找疾病的易感基因,对提高人们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有重要意义。早诊早治对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目前肝癌的诊断方法常用影像学检查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虽然这两项检查已经广泛到临床实践中,但影像学检查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能力,而目前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亦不十分理想。因此,寻找能够早期检测肝癌的新方法,仍是当前肝癌防治的迫切需要。LIF是IL-6细胞因子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多功能的糖蛋白,具有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肝细胞急性反应期蛋白质产生、刺激骨髓细胞增殖、引起神经元的神经递质转换、抑制脂肪细胞脂蛋白脂酶活性等生物学作用。多种癌细胞组成性表达LIF mRNA,LIF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不同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基因和mRNA层面探讨LIF对肝癌的影响,同时评估血清LIF作为肝癌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采用1)直接测序法检测肝病患者和健康人群LIF基因rs929271和rs929273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以及单体型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2)q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LIF和LIFR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对肝癌可能产生的影响;3)ELISA法检测肝癌、肝硬化、肝炎和健康对照四个组的血清LIF蛋白水平,并评估LIF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结果表明,1)LIF基因的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频率在健康对照组、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分布无差异;无论以健康对照组还是以肝硬化组为对照,这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以及单体型与肝癌的易感性均无明显相关性;2)LIF在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LIFR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P<0.05);3)在四个组中,肝炎组LIF水平中最高,健康对照组LIF水平最低。与健康对照组或者肝硬化组比较,肝炎组LIF显著增高(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肝癌组LIF水平较低(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组的LIF水平比健康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LIF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2.LIF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未产生重要促进作用;LIFR可能对肝细胞具有的保护作用,低水平的LIFR可能是诱发肝癌的潜在因素。3.LIF不是理想的肝癌标志物;LIF可能是介导肝脏炎症的重要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