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在中国国内是一种入侵性杂草。2001年黄顶菊在中国天津市和河北衡水市首次发现,此植物已在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出现,且生长传播迅速,其生物入侵性严重。了解黄顶菊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及机制,能为预测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达到防止的目的。本试验采用实验室实验和野外人工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对黄顶菊种子的萌发、生长、光合特性、水分生理、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方面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PEG溶液浓度为2%时,黄顶菊种子的萌发率最快最高,浓度低于2%的处理组黄顶菊的萌发率仍能达到60%70%,而高于2%的处理组萌发率只有40%;高浓度是PEG溶液降低了溶液的渗透压,阻碍黄顶菊幼苗的胚根吸水,降低黄顶菊幼苗鲜重。2.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黄顶菊的株高、基径、叶片数量和叶面积生长受到明显抑制;T1处理的基径和叶片数量与CK组不存在差异显著,而T2处理与CK存在显著性差异;黄顶菊的株高和叶面积均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出现显著性差异。在黄顶菊的不同发育期,土壤水分胁迫明显影响了黄顶菊光合产物的积累及在各器官中的分配,黄顶菊的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受到较大影响,根冠比增加。3.与对照组相比,水分胁迫降低了叶表面的气孔密度,同时降低了气孔导度,减少水分散失;水分胁迫降低了黄顶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在正常条件下生长的黄顶菊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而干旱胁迫使其呈现“单峰”曲线,并且水分胁迫还推迟了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4.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黄顶菊叶片的相对含水率逐步下降,同时叶片的保水能力和抗脱水能力均增强。5.黄顶菊体内的保护酶系统对于水分胁迫能快速做出反应,调节其活性的变化;渗透物质相对来说,就比较迟缓一些。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黄顶菊会适应干旱环境,在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上均有所体现;从质膜的相对透性和MDA含量方面来看,黄顶菊叶片质膜对水分胁迫比较敏感,胁迫程度越强,质膜伤害越大。6.黄顶菊种子比较小,萌发后的苗期,主要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对外界的不利环境抵抗力较弱,所以黄顶菊在苗期时,耐旱性比较弱;黄顶菊在花期和种子期时,由于体内各种耐旱机制已经形成,所以耐旱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