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空间经济学的兴起为经济的空间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空间经济学中,这种空间化研究被定义为经济的空间格局研究,在此基础上解释空间集聚现象的原因与形成机制,并通过这种原因与机制的解释,探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经济发展问题。GIS作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能很好的研究空间格局及其集聚现象。本文就小区域范围内农业经济的空间格局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这种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影响因子分子及回归模拟,为经济的空间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方法。1.空间关联指数是GIS中研究空间格局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Moran’s I对天水市农业经济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证明天水市农业经济存在着空间集聚现象,运用Local Moran’s I对天水市农业经济空间格局进行了局部分异研究,表明天水市呈现出农业经济的圈层规律以及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河谷地貌区,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基于时间的交通空间权重分析的结果要比传统的权重矩阵分析的结果更切合实际。2.通过Gi统计进行研究区农业经济热点区域的研究,发现天水市农业经济在局部地区的热点区域基本处于天水市各县区政府所在地,并围绕其呈现圈层结构,符合一般经济发展规律。3.结合以上空间格局,分析了社会因子和自然因子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农村总人口数、农业投资如化肥施用量和农膜使用量和天水市的农业经济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处于农业发展较落后地区的农产品交流相对较少,导致交通网密度和连结度对农业经济影响较少;对于小范围区域,气候差异不明显的地区,气候因子和农业经济的相关程度也较小。4.基于1993年——2003年数据,对农业经济和其影响因子在时间序列上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年降雨量、年蒸发量和年日照时数与农业经济综合指数相关性较高的乡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地域规律。5.运用以上分析的结果,选取空间距离、农村总人口数、化肥施用量和农膜使用量四个因子进行农业经济综合指数的空间回归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