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采取大股东增持的数量显著增多,在此之前大股东增持现象寥寥无几。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同股同价后,资本市场的运行更有效率。大股东所持股份获得了流通权,大股东的获利机制发生巨大变化,通过二级市场获取资本利得将成为其主要的获利方式。同时,在实践中监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大股东增持的合法进行。至此,大股东增持成为一种公开、普遍、规范的资本市场现象,并且常常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从自身行为的特定角度指引投资者进决策。这样大股东增持后的超额收益率以及其影响因素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之而来大量的大股东增持行为中呈现出了许多具体值得分析的内容。其中值得关注有大股东增持后的超额收益和大股东的增持动机,包括大股东作为公司信息的掌控者,在二级市场上增持股份是基于其相信股价被低估,具有重大投资价值;还是为了增发融资而抬升股价,使其可以获得更多的新融资;或者是政策性指导。由此得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大股东增持公告后,投资者能否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如果存在超额收益,又和哪些因素相关。这样的结论对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增持后长期短期的分别研究验证大股东增持后市场反应以及大股东对未来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是否准确。通过大股东增持这一事件能否获得超额收益这个角度验证了中国A股市场能否依据公开信息获得超额收益,即是否已经从弱势有效市场进入半强式有效市场。
大股东增持是内部人对公司股票的交易行为,国外关于大股东增持的文献主要是针对内部人交易行为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展开的。美国法律规定,公司的管理层、董事和持股超过10%的股东规定为内部人(Insiders),而且内部人不得在交易公司股票后六个月内出售该股票。同样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大股东被称之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大股东依然在其中。在过去40年内部人交易的文献得出的结论主要是三点:第一,内部人依据自身拥有的内部信息进行交易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的收益。第二,外部投资者依据公开信息跟随内部人进行交易同样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的收益。第三,由于以上所述超额收益的存在,样本市场并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国内的关于大股东增持股份的研究时间较短、并且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大股东对公司的经营运转情况更为了解,拥有许多内幕信息,因此根据这些信息大股东增持的股份能否获得超额收益。第二,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国有成分很多,国有成分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大股东可能带有政策性增持的成分。大股东同样也可能为了今后的再融资而稳定股价,自己购买的同时也能影响一部分投资者,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动机是另外的研究方向。
大股东增持公告后能否获得超额收益的理论分析集中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基于此理论的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主体,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主体,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而信号传递理论的经济基础来源于针对市场效率分析的信息经济学,施蒂格勒提出将信息作为有价值商品一样进行研究。信息是做出正确的决策的关键因素,获得完整充分的信息可以准确地做出经济决策,从而使得经济行为更加有效。信息也就在供给需求的作用下拥有了价值,获得信息便需要相应的成本,不过有时候不同人获得相同信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这也使得信息具有了自身的特殊性。进一步,信息的拥有呈现出了不对称的状态,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常常出现这种状态。另外,大股东增持行为是资本市场中的规范性行为,对其有极为严格的法律规定。也正是这些法律法规框出了大股东增持这一行为的轮廓,通过各层级的规定可以对大股东增持的各个方面有清晰的认识。相关法规限制了大股东增持的行为,对于产生大股东增持的可行性和增持周期都有影响。
本文选取2008年8月28日证监会发布新增持规定以来,2008年8月29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有161家公布了大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主要研究方法是是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是一种经验研究方法,可以解决某一事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的问题,对某一事件对市场的影响提供关键证据。自变量根据研究模型分为四类类:第一类反映信息成本的因素,包括增持比例和公司所有制类型。第二类反映行业周期性的因素,包括个股公告日前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相关性。第三类反映估值状况的因素,包括公司相对市净率和公告日前公司股价的累计超额收益率。第四类反映市场状态的因素,即增持公告日前市场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在模型的构造过程中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回归对各因素是否对累计超额收益率产生影响进行检验,最后再根据以上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
最终通过对大股东增持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出:大股东增持公告日后极短期和中长期可以获得显著的累计超额收益,存在大股东增持效应。大股东增持公告日后短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虽然显著,但是数值较小,说明短期内获得很高的超额收益是很困难的。而长期则可以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说明依据大股东增持公告效应的长期投资收益更加稳健。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日后125日的累计超额收益占整体250日的70%,增持公告效应是一个逐步减弱的过程。同时,公告日后的绝对累计收益即买入并持有收益也是显著为正的,公告日后市场指数和增持样本组合都出现了显著的上涨,大股东作为内部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测是准确的。大股东作为产业资本的代表不仅对自身公司的价值低估有准确的预测,也对市场整体的价值低估有准确的预测。
公告日前个股的累计超额收益、公告日前的市场累计收益、公告日的相对市净率以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这四个因素单独对公告日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前三个因素同公告日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都是负相关,区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虚拟变量D1与累计超额收益率正相关。通过多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并逐步剔除线性相关变量,得到的最终有效因素从两个时间阶段进行说明。(0,250)期间只有公告日前个股的累计超额收益和公司所有制类型两个有效因素,而(0,125)期间则在此基础上多了一个公告日前市场累计收益。最终确定了公告日后累计超额收益的多元预测模型。根据所得模型可以推断出大股东增持的动因包括政策性动因和股价被低估动因,其中政策性动因产生的超额收益较小。本文验证了大股东增持公告效应的存在,这种效应的存在说明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公开信息获得超额收益,中国资本市场没有达到半强势有效。
本文是从投资者的研究视角出发,因此根据所得结论对投资者提出如下建议:大股东增持是基于其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和政策指导,但是都是未来公司股价上涨的信号;在诸多大股东增持个股中进行选择时,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选择公告前跌幅较大的上市公司,选择企业类型为民营企业,而且在公告前市场表现不佳,这样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公告后的股价涨幅较大,本文的结论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开辟了新的思路。
随之而来大量的大股东增持行为中呈现出了许多具体值得分析的内容。其中值得关注有大股东增持后的超额收益和大股东的增持动机,包括大股东作为公司信息的掌控者,在二级市场上增持股份是基于其相信股价被低估,具有重大投资价值;还是为了增发融资而抬升股价,使其可以获得更多的新融资;或者是政策性指导。由此得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大股东增持公告后,投资者能否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如果存在超额收益,又和哪些因素相关。这样的结论对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增持后长期短期的分别研究验证大股东增持后市场反应以及大股东对未来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是否准确。通过大股东增持这一事件能否获得超额收益这个角度验证了中国A股市场能否依据公开信息获得超额收益,即是否已经从弱势有效市场进入半强式有效市场。
大股东增持是内部人对公司股票的交易行为,国外关于大股东增持的文献主要是针对内部人交易行为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展开的。美国法律规定,公司的管理层、董事和持股超过10%的股东规定为内部人(Insiders),而且内部人不得在交易公司股票后六个月内出售该股票。同样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大股东被称之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大股东依然在其中。在过去40年内部人交易的文献得出的结论主要是三点:第一,内部人依据自身拥有的内部信息进行交易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的收益。第二,外部投资者依据公开信息跟随内部人进行交易同样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的收益。第三,由于以上所述超额收益的存在,样本市场并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国内的关于大股东增持股份的研究时间较短、并且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大股东对公司的经营运转情况更为了解,拥有许多内幕信息,因此根据这些信息大股东增持的股份能否获得超额收益。第二,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国有成分很多,国有成分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大股东可能带有政策性增持的成分。大股东同样也可能为了今后的再融资而稳定股价,自己购买的同时也能影响一部分投资者,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动机是另外的研究方向。
大股东增持公告后能否获得超额收益的理论分析集中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基于此理论的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主体,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主体,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而信号传递理论的经济基础来源于针对市场效率分析的信息经济学,施蒂格勒提出将信息作为有价值商品一样进行研究。信息是做出正确的决策的关键因素,获得完整充分的信息可以准确地做出经济决策,从而使得经济行为更加有效。信息也就在供给需求的作用下拥有了价值,获得信息便需要相应的成本,不过有时候不同人获得相同信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这也使得信息具有了自身的特殊性。进一步,信息的拥有呈现出了不对称的状态,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常常出现这种状态。另外,大股东增持行为是资本市场中的规范性行为,对其有极为严格的法律规定。也正是这些法律法规框出了大股东增持这一行为的轮廓,通过各层级的规定可以对大股东增持的各个方面有清晰的认识。相关法规限制了大股东增持的行为,对于产生大股东增持的可行性和增持周期都有影响。
本文选取2008年8月28日证监会发布新增持规定以来,2008年8月29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有161家公布了大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主要研究方法是是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是一种经验研究方法,可以解决某一事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的问题,对某一事件对市场的影响提供关键证据。自变量根据研究模型分为四类类:第一类反映信息成本的因素,包括增持比例和公司所有制类型。第二类反映行业周期性的因素,包括个股公告日前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相关性。第三类反映估值状况的因素,包括公司相对市净率和公告日前公司股价的累计超额收益率。第四类反映市场状态的因素,即增持公告日前市场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在模型的构造过程中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回归对各因素是否对累计超额收益率产生影响进行检验,最后再根据以上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
最终通过对大股东增持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出:大股东增持公告日后极短期和中长期可以获得显著的累计超额收益,存在大股东增持效应。大股东增持公告日后短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虽然显著,但是数值较小,说明短期内获得很高的超额收益是很困难的。而长期则可以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说明依据大股东增持公告效应的长期投资收益更加稳健。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日后125日的累计超额收益占整体250日的70%,增持公告效应是一个逐步减弱的过程。同时,公告日后的绝对累计收益即买入并持有收益也是显著为正的,公告日后市场指数和增持样本组合都出现了显著的上涨,大股东作为内部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测是准确的。大股东作为产业资本的代表不仅对自身公司的价值低估有准确的预测,也对市场整体的价值低估有准确的预测。
公告日前个股的累计超额收益、公告日前的市场累计收益、公告日的相对市净率以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这四个因素单独对公告日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前三个因素同公告日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都是负相关,区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虚拟变量D1与累计超额收益率正相关。通过多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并逐步剔除线性相关变量,得到的最终有效因素从两个时间阶段进行说明。(0,250)期间只有公告日前个股的累计超额收益和公司所有制类型两个有效因素,而(0,125)期间则在此基础上多了一个公告日前市场累计收益。最终确定了公告日后累计超额收益的多元预测模型。根据所得模型可以推断出大股东增持的动因包括政策性动因和股价被低估动因,其中政策性动因产生的超额收益较小。本文验证了大股东增持公告效应的存在,这种效应的存在说明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公开信息获得超额收益,中国资本市场没有达到半强势有效。
本文是从投资者的研究视角出发,因此根据所得结论对投资者提出如下建议:大股东增持是基于其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和政策指导,但是都是未来公司股价上涨的信号;在诸多大股东增持个股中进行选择时,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选择公告前跌幅较大的上市公司,选择企业类型为民营企业,而且在公告前市场表现不佳,这样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公告后的股价涨幅较大,本文的结论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开辟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