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与数学接触的这些年里,笔者对它有了越来越全面的了解,也感受到它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每个学生实现和谐的发展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希望。然而,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学习困难的学生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其学困生的比例更大,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和质量。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苦恼,同时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阻碍。而数学作为一门相对而言难度较大的学科,其学困生的队伍更加庞大,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外,对此特殊群体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中针对性也不是很强。因此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面贯彻新课改;更有利于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帮助尽可能多的学生走出困境,并最终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对所在地区的农村初中老师、家长及部分初中生调查及访谈结果,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农村初级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结合学困生产生原因以及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针对不同原因导致农村初中数学学难生的有效转化策略: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所以,应首先做出一些改变:改变对数学学科的态度、逐渐培养对其的兴趣,强化自身的学习动机,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加强练习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培养良好的意志力等。而家长做为子女的重要影响人也应为其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主动加强与学校直接的沟通,以更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初中生在学校的时间最长,所以,学校也应发挥其正向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影响,建立学生档案,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深入了解,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也应转变学生观,树立新的、积极的学生观;另外教学策略、技能的优化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是关键;学校应尽力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风。社会为学困生的转化也应做出一些努力,一方面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另外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对不良的社会影响加强监管的力度。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本研究不仅尊重和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以及调查访谈结果,针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这一群体进行了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