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树叶枯病(Hormodendrum mori Yendo)病原菌在PDA和桑叶汁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白色圆形凸状菌落,并能产生大量的暗蓝褐色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为10-38℃,适温为25-30℃,最适PH值为6—7,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萌发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连续光照可促进产孢,该菌对多种氮源和碳源均能利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多种药剂可抑制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孢子致死温度为50-55℃。桑叶枯病在洞庭湖蚕区4-11月均可发生,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内越冬,该病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的特点。春季连续阴雨天气后,暴晴2—3天,再突遇暴雨,最容易诱发该病的大量发生。该病害流行因素是大量的越冬菌源,适温高湿的气象条件和大面积的感病桑品种。病害流行速度与4、5月份的旬平均气温、雨日、雨量、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一般旬平均气温≥15℃,旬平均相对湿度≥90%,旬雨日≥16日,旬降雨量≥90mm,往往就会造成该病害的流行。桑品种对桑叶枯病的抗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一般鲁桑系新品种如育71-1、湘456、农桑14号等叶片蜡质层厚,病原不易侵入,表现出较高的抗性;而广东桑系品种如粤桑11号、沙2×伦109、湘杂桑1号等叶片较薄,容易受到侵染,表现出感病症状。推广抗病品种,适当稀植,清除病叶,降低田间湿度,改良通风透光条件,喷施多菌灵药剂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