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日英两国来说,1952-1972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20年间,日本跨过多个经济增长台阶,从一个战败国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2年与中国恢复邦交,解决了战后遗留的最大外交悬案,同时实现了日美关系的对等化和冲绳的回归,最终走出战后。相形之下,英国却经历了世界帝国的逐渐衰落过程,回归欧洲并即将被欧共体所接纳。在此期间,同为美国盟国的日英两国兴衰隆替,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之国际形势的变化,致使两国关系呈现由冷淡而转暖,再发展到紧密化的演变轨迹。
第一章追述了1945-1952年在日本被盟军占领期间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日英之间尚无正式外交关系的两国关系的异常状态。
第二章着重研讨了1952-1956年,日本结束被占领、恢复国家主权独立和正常的外交机能后,日英两国开始跨越战争以及战前各种遗留问题的发展国家关系的过程。当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鸠山一郎等,充分利用冷战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机遇,竭尽努力,为积极恢复日英传统友好关系而奔波。在展示日本是“自由世界”重要一员的同时,设法淡化日本是一个有罪的战败国的负面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积极主动地改善日英关系,英国政府却基于国内政情、民情的各种考虑,加以矜持而沉着的应对。一方面,从冷战对抗的大局出发,英国政府认识到改善日英关系,具有防止日本中立化或倒向中苏,从而巩固西方阵营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英国产业界忧虑日本重新对东南亚市场倾销商品,以及国内反日情绪强烈,英国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的重大问题上,出面阻挠,即使日本“入关”,也不客气地对其援用关贸总协定第35条。这种作法,为一些英联邦国家和西欧国家所效仿,给日本经济发展设置了不少难题。与此同时,在日苏复交谈判时,英国为了维持远东局势的稳定和本国的利益,并不想得罪苏联,对远东的领土现状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第三章着重研讨了1957-1964年日英关系由冷趋暖的过程。在岸信介内阁执政时期,由于岸在二战时曾任东条英机内阁的商工大臣,英国对岸的评价不高,关系冷淡。只是由于美国从中调合,积极促成岸访英,并建议英国首相访日,使岸的访问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池田内阁时期,日本国力增强,池田提出了积极的内外政策,对内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外提出“自由世界三根支柱说”,以自由世界的一角自居,外交上更为自信。日英关系开始回暖。1962年,池田首相访英,终于签订了经过旷日持久谈判过程的《日英通商航海条约》。作为改善日英关系的重大举措之一,两国关系实现了全面的对等化。在20世纪60年代初,以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日本担心扩大了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更加排外,因而积极加入发源于欧洲的经济合作组织,并请求英国等国给予支持,英国给予了必要的支持。
第四章着重研讨了以1963年下半期开始日英定期会谈为标志的日英关系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的过程。日英定期会谈是反映两国互为伙伴国的重要交流平台,两国会谈的内容不仅涉及双边问题,而且包含了诸多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的国际问题,反映了日英两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提升。由于60-7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发展遭遇许多难题,而日本随着经济的连续高速增长,国家实力急剧增强,在两国关系中处于有利位置,并在70年代初形成日英关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1971年日本天皇裕仁访问欧洲诸国期间访问英国,日英的“皇室外交”活跃开展,为两国关系的发挥增添了特有的华彩乐章。1972年英国首相希思访问日本,终于创立了英国首相访日的记录,通过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谈,将日英关系推进到实质性的发展新阶段。
第五章对1952-1972年间日英关系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评析,主要包括:1952至1972年的阶段性发展特点,进一步把握20年间日英关系由冷淡而回暖而机制化的演进轨迹;分析了影响日英关系的国际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的重要影响;比较了日英两国对美、对华关系的异同,并分析了这种差异对日英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