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池等部分云南高原淡水湖泊由于人为污染,长期处于重度或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的显著特点是藻类过量增长而发生水华。近20年来,滇池蓝藻水华爆发频繁,严重影响了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噬藻体(Cyanophage)是特异性感染蓝藻的病毒,对水华中蓝藻数量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能作为蓝藻水华生物治理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解云南富营养化湖泊(尤其是滇池)中蓝藻及噬藻体种类分布与数量变化特征,本研究以滇池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包括抚仙湖、星云湖、异龙湖、杞麓湖等云南省中南部地区不同富营养化五湖,初步分析了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湖泊的环境特征,蓝藻和噬藻体的种类组成、分布,及滇池中噬藻体和蓝藻数量随季节、地理位置的变化关系。首先,对采集水样进行了水温、pH值、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 (Chl-a)等水质环境特征参数检测。结果发现:1.滇池等五个湖泊水温适中、呈弱碱性,适宜蓝藻生长;叶绿素a水平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正相关;2.滇池海埂附近水域,叶绿素a全年含量丰富,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水温影响;总氮含量相对充分,不再是藻类生长限制因子;叶绿素a含量同时受到风向等因素影响;3.滇池全湖叶绿素a含量呈北高南低趋势,总磷对其含量影响较大。其次,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EM)清晰观察到水样中藻类和噬藻体病毒粒子的多样化形态;通过蓝藻16S-23S rDNA间隔基因(ITS)和噬藻体衣壳组装蛋白基因(g20)的PCR扩增和同源关系进化树构建,确定了蓝藻和噬藻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噬藻体尾鞘蛋白编码基因(g91)为靶基因,用PCR方法检测到水样中铜绿微囊藻的噬藻体。对滇池海埂水域藻类种类的季节性变化与水温关系分析,发现微囊藻属(Microcystis. sp)多个藻种在水温较高月份成为优势种;滇池各水域蓝藻的种类存在差异,草海蓝藻多样性明显高于外海,海埂水域则以微囊藻属为优势种。噬藻体在所研究的五个湖泊的分布差异明显,与藻类分布和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既发现有呈全球性分布的噬藻体,某些噬藻体种类为云南独有。最后,以微囊藻藻青蛋白间隔基因(PC-IGS)和噬藻体g91基因为扩增靶区段,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建立了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水样中微囊藻及噬藻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发现:海埂水域微囊藻及其噬藻体平均含量较高,年平均微囊藻PC-IGS基因拷贝数为4.53x105copies/ml,噬藻体g91基因拷贝数为4.95×105copies/ml,两者数量随季节变化显著相关(Pearson系数,r=0.839,P=0.001,N=11);2009年10月检测的滇池各水域微囊藻及其噬藻体含量北部水域高于南部,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以上研究,初步了解了滇池等湖泊中藻类及噬藻体的种类多样性、分布特征,微囊藻和噬藻体数量随季节和地理分布变化的相关性等,为进一步研究噬藻体在蓝藻水华治理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