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宋代题画诗在中国题画诗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存在,在此时期中国题画诗从与画面分离的咏画类诗歌发展至书写于画面之中的题画诗,体现了语言和图像两种媒介由分体走向合体的复杂过程,其中山水门类的题画诗因其题材的特殊性又与绘画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以当代的文学图像论去审视宋代山水题画诗,即将题画诗的研究引入图像的维度,既探讨题画诗与其所题之画在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不同维度参与下的文图关系,以探索不同类型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题画诗在中国题画诗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存在,在此时期中国题画诗从与画面分离的咏画类诗歌发展至书写于画面之中的题画诗,体现了语言和图像两种媒介由分体走向合体的复杂过程,其中山水门类的题画诗因其题材的特殊性又与绘画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以当代的文学图像论去审视宋代山水题画诗,即将题画诗的研究引入图像的维度,既探讨题画诗与其所题之画在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不同维度参与下的文图关系,以探索不同类型的宋代山水题画诗在不同创作阶段的文图规律;也对宋代山水题画诗的特殊类型——语图合体类题画诗与宋代语图本身的发展、宋代社会背景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探索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在宋代合体并和谐共生的原因。从而能在语图规律的共性、语图发展与社会背景的差异性中寻求宋代语图关系与当下视觉文化背景下语图关系的相似性与区别性,从而在对比中寻求当今语图获得和谐共生的参照路径。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宋代山水题画诗的概况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题画诗含义内容的界定问题以及宋代山水题画诗的发展状况。第二章主要基于赵宪章提出的文学图像论中的球体文学观对宋代题画诗进行分析,即分析宋代山水题画诗与其所题之画分别在世界、作者、作品自身、读者这一维度的参与下,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和互动。宋代山水题画诗与其所题之画所共同模仿的题材世界、二者在作品中寄托的精神世界以及共同参与的宋人审美生活之相通性是二者能够相互联系的基础。而创作主体的不同创作机缘和行为影响了宋代山水题画诗与其所题之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紧密程度。首先,自画自题的题画诗由于诗画创作主体是同一人,所以题诗和绘画的意义是融会一体的。其次,为他作而题的题画诗则涉及到图像自身的意义与题画诗所产生的意义,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题诗内容的不同表现为语言还原图像、语言拓展图像、语言压制图像。此外,为他作而题的题画诗中题诗唱和的类型涉及到图像意义与多首诗歌意义的对话关系,不同创作主体对同一画作的题诗使得画面意义不断被延宕。宋代山水题画诗与绘画在形式上的紧密程度根据创作行为的不同可分为:语图分离、语图并置、语图合体三类。宋代山水题画诗与其所题绘画在文本层的关系深入到符号层即主要表现为语象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自画自题之作中语象与图像彼此重合;为他作题诗则涉及题画诗中语象对图像的还原、拓展和虚构。读者阅读观看的介入决定了宋代山水题画诗及其所题绘画之意义的产生。首先,基于题画诗与绘画语象与图像的融会与呼应,读者可以在心理层面通过情感的被唤起和虚幻空间的建立对二者进行统觉共享。其次,对于语图并置、语图合体互文的题画诗而言,读者对图文的相继知觉使观看与阅读效果彼此影响,读者审美感受的强度与时间长度也由此得以增加。世界、作者、作品自身、读者四个维度下的文图关系也是宋代山水题画诗在创作的不同阶段与绘画关系的体现,这既展示了宋代山水题画诗与绘画文图关系的丰富多样性,也体现了其文图关系的动态性。第三章从宋代语言和图像本身的特点出发,考察其与宋代山水题画诗和绘画之由分体发展为合体的关系。首先,从诗歌与绘画这两种具体的艺术形式来看,宋代诗歌与山水画在共同融入文人生活的趋势中逐渐获得同等地位,这成为语图形式合体的前提。其次,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语言与图像固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山水题画诗与绘画的合体体现了中国文图关系发展的必然规律。此外,宋代语言与图像两种符号在发展中对彼此特点的相互借鉴使得宋代诗歌图像化,绘画程式化,这种内容上的关联加速了山水题画诗与绘画的形式合体。最后,宋代山水题画诗与绘画合体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合体形成的传播力与审美诱惑力共同构成一股力量,反向促进宋代山水题画诗与绘画的合体。第四章则选取政治因素、书画消费、技术发展、审美风气四个方面,从宋代社会背景出发,考察其与宋代山水题画诗和绘画之由分体发展为合体的关系。
其他文献
释义是现代词典学研究的核心。植物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词典编纂中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5类共20个现代汉语单音植物词<木本类:茶(tea)、枣(jujube)、柳(willow)、桃(peach)、梨(pear);草本类:棉(cotton)、竹(bamboo)、葱(shallot)、莲(lotus);部件类:花(flower)、叶(leaf)、苗(seedling)、芽(bud):五谷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已成为必然趋势。人作为其中的主体因素和重要动力对现代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都发挥着积极主动作用,时代的变迁与涤故更新使培养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关键。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人才素质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精神先锋和实践先行者,促进
本文以宣恩方言介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写与分析、共时比较和历时探源等方法及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等理论,对湖北宣恩方言介词系统作全面地梳理。重点考察与普通话不同的特色介词,描写其多功能用法,并进行跨方言比较和语法化研究,厘清各用法间的演变关系,探讨宣恩方言介词的独特性,呈现宣恩方言介词全貌。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介绍宣恩县人文地理概况、方言归属及声韵调系统,考察介词的研究现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强调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和育人、化人功能,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构建包括“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将文化育人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之一。文化既是一种有形的存在,亦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
现实空间仰赖具象的地理地域模块构建,而虚拟空间则依据抽象的文学文本元素筑造。岁月消磨、自然灾祸、人为兵燹对建筑实体的侵蚀意味着现实空间遭到破坏损毁,而书写物质对象的文字聚合在抄本时代有增删、有选择地继续流传。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划层面与文本世界和文化想象维度的两种“南方”并不完全一致,有关“南方”的物质性概念、元素、表征或许早已改头换面,而基于“南方”这一文本化地域生成的诗歌则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名与实、
舆论是意识形态的特殊载体,也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成为舆论的新形态,成为承载和传播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当前,网络空间多元社会思潮暗流涌动,网民思想更为复杂多变,这不可避免会在网络舆论中有所体现,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和态势。网络舆论引导是否得当,事关网民思想共识的凝聚,事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和灌输的重要武器,需要强化思想引领、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而工农业的发展又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首要任务是要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可是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要迅速实现从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颇为不易。为此,党和国家积极地、有计划地尝试通过一系列社会革命来变革生产关系以提高生产力。同时还将技术革命作为实现这一系列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试图借此来改进工农业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
晚明是各种文学思想激烈论争、相互对峙的时期。江南地区人文荟萃,是晚明时期的文学中心。复古派为该地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王世贞、汪道昆、胡应麟是晚明复古派接帜者,他们周围结有庞大的复古阵营,几大阵营间相互应和,在江南形成浩大的声势。但与此同时,随着王世贞对江南吴风的认可,助长了当地文坛吴风风气,江南文学由此呈现多元并存的格局。在江南文学多元发展之际,西部楚风逐渐崛起,该地形成结社酬唱、论道谈禅之风。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兼具光学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的优点,在灵敏度、选择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有望成为一种适用于化学及生物样品检测的简单、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在疾病诊断、环境监测、药物分析、食品安全分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PEC传感器是光活性材料被光激发后产生光电流信号,通过识别元件和目标物之间的作用导致光电流信号发生变化而实现定量检测。因此,材
<正>笔者刚接触到OKR这几个字母,感受并不深刻,认真学习后才知道,OKR是一个有效的沟通工具和最佳实践,在企业班组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意义。笔者再进一步学习了解,对OKR有了更深一层级的认识。特别是在《OKR挑战性分析与对策》一节中提道:挑战性分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头脑风暴法,一种是五个Why(为什么)方法。而这两种方法,笔者所在的首钢水钢博宏公司“校企共建”基地机加工班中,有着生动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