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当前全世界大约有超过十亿入面临膳食营养不良问题。传统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剧了粮食不足的危机,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随着营养不良入口数的增加,粮食安全成为该地区主要的挑战。在该地区,粮食安全问题的诸多驱动因素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PI),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因素。不考虑家庭购买力的情况下,消费价格指数调查对于社区评估粮食安全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更好的方式是实施包含家庭收入水平指标和购买力指标的消费价格指数调查,调查评估消费者的家庭收入价格弹性对消费者消费的影响。在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物价上涨导致了经济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了经济发展。这些地区国家的家庭购买力也因此受到影响,更容易陷入粮食安全问题中。本研究的重点是马里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对谷物产品价格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短、长期的粮食成本与机制的动态性。本研究利用1993年到2014年的月度数据对各种谷物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VEC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CPI和谷物价格之间的关系,对谷物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作出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与消费者价格指数有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情况下,高粱的价格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呈负相关,且统计意义显著。当大米的价格变化1%时,同对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D将改变0.16%;如果小麦稻“小米-高粱”的价格变化1%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则会发生0.30%的波动。这意味着不同谷物的价格与CPI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但“小米-高粱”价格受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影响比其它谷物更强烈。在该时期,马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谷物价格的波动。这些代表性谷物每天都在消费,是马里家庭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除“小米-高粱”外,其他谷物价格间并没有短期因果关系。而“小米-高粱”与其他变量,如CPI、大米价格、玉米价格和小麦价格间则存在短期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