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诃夫不仅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一位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戏剧革新家。在契诃夫的创作中,有一类小说深刻而复杂,直击社会现实,那就是他的“精神病理小说”。本文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第六病室》。《第六病室》是契诃夫萨哈林岛游历之后的转型之作,反应了他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疾病书写的表现类型以及艺术风格来揭示作者运用疾病书写背后的隐喻以及价值诉求。正文由引言、四个章节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契诃夫终生兼具医生和文学家的身份。特殊的身份和经历加上他自身对心理学、病理学的热爱,催生了“精神病理小说”系列的诞生。《第六病室》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本论文属于跨学科研究,研究角度比较新颖,通过疾病书写给我们体察俄国社会提供了一个途径,弥补了《第六病室》乃至中国的契诃夫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空白。第一章由四小节构成。本章着重讨论疾病书写的表现和类型。前三节分别描述患有被害妄想症的格罗莫夫、人格障碍患者尼基塔、精神分裂的医生拉京。第四节对第六病室中其他病人的病症进行简单描述。契诃夫详略得当的描绘了《第六病室》中不同小人物的不同心理疾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堪称社会现实的写照。第二章由四个小节构成。重点论述《第六病室》中疾病书写体现出的艺术风格。契诃夫选取了一座普通“疯人院”中的一群“小人物”,却通过他们挖掘社会最深处的现实和黑暗。他简洁的语言,使小说更具表现力,言有尽而意无穷。他态度冷静客观,让你看不出他在《第六病室》中的感情,但是读来却心潮澎湃、情感激荡。他时而讽刺时而心酸含泪的幽默,既让人发笑,又让人哀伤。第三章由四小节构成,论述疾病书写背后的隐喻内涵。在第一节中,契诃夫从“第六病室”这个小病房写到“社会”这个大病房,表现了整个社会的精神病院倾向。只有个体得到治疗,社会才会摆脱“疾病”。第二节论述疾病是具有政治意义的事件,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斗争。“第六病室”病人们的疯癫就是非理性的失败,更是权力的丧失。第三节给我们展示了社会道德风气的常态,即道德堕落。然而在这样污浊的环境中,拉京却实现了自己的忏悔救赎。第四节表现当时社会庸俗文化对知识分子的荼毒。作者呼唤一种“异质文化”来动摇固有的文化价值体系。第四章由三小节构成。主要探讨作者疾病书写的价值诉求。传统的研究大多从社会批评入手,但是本文提出,这部小说还体现了契诃夫对个体身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双重关注。同时小说还展示出了一个伦理缺失、伦理失范的局面。作者希望通过小说表达重建和谐正常的伦理秩序的诉求。结语部分由《第六病室》引申至契诃夫“精神病理小说”系列,契诃夫在每部小说中都通过疾病书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同时探寻了造成人物精神疾病的原因,用丰富的疾病隐喻传达出自己对社会的讽刺批判意味。契诃夫的疾病书写不仅属于俄罗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同样影响深远,许多作家在其影响下创作出了精彩文本。在医学和文学关系仍然密切的今天,我们应该用更加开放的眼光来研究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