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的问题,提出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并据此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探究转喻理据在名-动转类构词过程中的运行规律;二是从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出发探讨这类词的词汇学习特征和学习策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信念之一是“语法是概念化”,认知语义研究也认为“意义结构也是概念化”(Evans,2006);同时,认知语言学还认为,“语言单位是象征单位”。我们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研究就是以这些理论假设为基本出发点的。在我们看来,既然名-动转类构词法知识是语法知识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名-动转类构词的过程当然也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即从表事物的概念发展为表动作的概念,而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转喻的过程。为了说明和论证这个过程,我们具体以徐盛桓最近几年提出的“外延内涵传承”说作为论证的理论基础。对于转喻,有从诸如修辞观、语义观、认知观等进行的研究;在认知观的大框架内,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理论又分别体现为映射观、合成观、逻辑观等。认知框架内转喻研究的逻辑观认为,转喻的本体和喻体作为两个概念,其外延和内涵相互“传承”,成为转喻发生的基本理据。名-动转类本质上是“名-动转喻”,也就是拟转类为动词的那个名词的外延和内涵“传”出去,在名-动转类后所建立的“动-宾”或”主-动”结构的上下文制约下,转类后拟形成的动词“承”受了其中合适的动作的内容,于是发生名-动转类。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以‘hammer’为例的名-动转类转喻理据”的解释框架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这一解释框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象征性说明;第二部分是关于名-动转类构词法的概念化过程的描述。概括起来,我们这一解释框架是从两个方面对名-动转类的构词理据的本质特征加以说明:其一,从概念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实质就是表事物的概念转换为表关系的概念;其二,从语法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实质就是名词的象征符号转换为动词的象征符号的过程。这一解释框架是用来分析和解释名-动转类过程中转喻理据的运行规律,从而说明由外延和内涵的传承所导致的名-动转类构词法所涉及的语法概念化的过程。这一语法化过程的刻画又直接为论文后一部分有关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奠定理论导向,简单地说就是: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策略和途径来自“语法是概念化”、“意义结构也是概念化”的认识,而意义表征是百科知识化的,因此掌握有关名词和动词所表示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所具有的外延内涵内容对学习名-动转类词汇有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运用这一解释框架,为我们从概念结构的层面对名-动转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可能。与早期其它同类研究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仅仅是从语义的角度,而且也从概念和思维的层面对名-动转类词汇的表达式进行研究。我们将转喻视为名-动转类一种最基本的构词理据,分析其运行机制,研究其在名-动转类过程中的促动作用。我们认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概念和动词所代表的是关系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是因为,从抽象意义来说,一种“关系”概念的存在必然是由不止一种的概念来共同构成。换句话说,既然是一种“关系”,必然是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而其中必然隐含了事物概念共同形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动词所代表的关系概念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概念是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一种相邻性,而“相邻性”正是转喻最基本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名-动转类的转化过程中要涉及到多少其他的认知因素(如隐喻、认知突显等),但归根结底,仍然是转喻促使着该构词法的最后形成,具体而言,就是事物代行动的(EVENT FOR ACTION)的转喻模式;而转类后的名词之所以能识解为动词,是因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外延和内涵经过一定的选择和认定,在特定的语境下,将概念外延/内涵特征中的某些同动作有关的内容“传递”给了将要因转类而成的“动词”,使得新“动词”得以表示动作。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从转喻思维、表现方式和外在表征三方面的关系加以说明,即说明转喻思维如何转化为所体现的事件方式,最后再转化为语言的外在表征。初步的观察发现,转喻思维、表现方式、外在表征又分别对应于语言深层、语言浅层和语言表层。就名动转类而言,它所体现的转喻过程表现为:从深层次来说,人们通过对名词所表征的事物的外延内涵内容及其传承的把握,领悟其中隐含的动作概念。在认识上以对指称的认识转指对关系的认识,以事物转指动作,这是一种转喻思维;从浅层来说,在用对指称的认识转指对关系的认识即名词转指动作的过程中,该名转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事物之间以及它们同从句中的其他一些事物或状态之间,可以构成相关事件间的两个相位——主要事件和伴随事件,从而将由事物所隐含的动作通过事件关系比较清楚地表征出来;最后,在表层,通过直接由名词用作动词,将上述的对事件和关系的认识凝固在一事物所隐含的动作里,完成了名词转用作动词的词类转换。上述这些有关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分析为我们进行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研究提供了启示:既然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那么对转喻思维的训练和转喻理据知识的良好掌握应该有助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进一步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了研究。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概念化过程和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关系,指出从概念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本质特征就是名词所表征的事物概念转化为动词所体现的关系的概念的过程;并说明可以通过认识名-动转类如何以转喻为理据转化成为名-动转类构词法的知识,学会认识和掌握一个从名词转类来的“新”动词:既学习对名-动转类的“新”动词的词义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又学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自己造出一个从名词转类来的“新”动词。同时我们还对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可能制约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三大因素:语境、文化、学习者自身的概念整合能力。其次,我们采用有声思维法对6名被试使用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转喻理据在这些策略中的应用情况及限制词汇学习策略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受试进行培训并检测合格后进行了数据的采集、整理、评估和分析等几个阶段,最后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参照Lawson and Hogben(1996)的分类框架,我们将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分为四大类,它们分别对应于11种学习方法。(1)重复策略,包括朗读相关单词和简单操练;(2)词的特征分析策略,包括拼读和词类划分:(3)简单阐释策略,包括句子翻译和情景简单参照;(4)复杂推导策略,包括复杂语境应用、改述、利用记忆术、文化导入法、内涵分析法。其中情景简单参照、复杂语境运用和内涵分析法三种方法属于高频使用的学习方法。2.分析发现,跨文化的语言百科知识、语境因素及学习者的概念整合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名转动词的正确习得。3.转喻理据在学习策略中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在内涵分析法和简单情景参照及复杂语境判断等学习方法中借助对概念的内涵特征的把握来实现名-动转类的理解。这一有关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研究为我们进行相关的词汇教学所提供的启示就在于:名-动转类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比较普遍。因此对这一构词法的理据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发现其形成规律,从而提出一些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以使我们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名-动转类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式。师生应共同注意到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完成教和学两方面的任务.综上所述,我们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和词汇学习的研究表明:转喻是名-动转类的一种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对转喻理据的良好掌握有助于学习者对名-动转类的正确理解和深层习得。同时,对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研究发现,概念结构的延伸和重组是名-动转类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其形成过程中,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和学习者个人的概念整合能力等制约着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非本族语文化的植入、语境分析、名词所体现的概念的内涵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概念整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则要有意识地主动吸纳异族文化,并尝试借助语境对因素来对名-动转类表达式进行推测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