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GDP总额已达676708亿元,增速6.9%,世界经济总量中排名第二。经济社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满足了私人需求,但同时也凸现出了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缺乏。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维的多元化,我国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供给不足、供非所求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供给效率较低,在这些问题中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与配置不均问题尤为凸显。需求得不到满足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才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内蒙古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农村牧区的安定团结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主要从已有的供给主体、方式,存在的有关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三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第二章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介绍,包括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关概念界定和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第三章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情况划分了三个阶段,进行了历史回顾。可以发现,现阶段农村地区构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是顺应时代变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举措。第四章考虑当前阶段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供给结构失衡、农村居民缺乏有效意见表达机制和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第五章选取了2000-2015年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数据,构建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内蒙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内蒙古地区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势头良好,农村居民的生活已得到改善,但基础体系不健全,政策衔接不连贯,政策执行力度和准确度有待加强问题需要解决。第六章结合前文发现的问题,针对内蒙古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供给决策机制和相关配套措施、优化农村居民需求表达机制和构建高效的评估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