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由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经历了由“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监管”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也被确立为当前国企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和基本模式。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是股权结构的变革,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优化股权结构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因此,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股权结构的变化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以2013-2017年A股上市的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首先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了解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及发展现状;其次,结合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国有股比例(非国有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主体制衡度和股权比例混合度四个方面对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第三章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四章为实证分析;第五章为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首先,当前我国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整体绩效水平较低,企业股权结构也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其次,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非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这可能与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导致的;第三,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第四,股权主体制衡度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本文进一步发现,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制衡股东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显著;最后,股权比例混合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据此,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合理配置国有股和非国有股的比例,适当降低股权集中度,提高股权主体制衡度,不仅要关注引入多少非国有股份,更要关注改革后非国有股对国有股的制衡程度问题等对策建议。本文的实证结论和政策建议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认识,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