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职教育的应然目标是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核心的问题就是要看培养出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和就业的需求。中职学校只靠传统的办学模式是不行的,只有坚持多渠道办学,学校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事实证明,校企合作是解决目前中职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诸多问题的基本途径。
2002年以来,我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大学生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这将大大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因为如此高的就业率主要是由于前些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不协调,以及劳动力市场上对技能劳动力需大于求的调整结果。因此,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在劳动力市场上,中职毕业生和企业又该如何做出各自的选择?当前影响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目前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所推行的一些措施是否能够很好地促进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为了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各级职业教育者对此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校企合作制度是被业界公认的基本途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部2002年以来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其提升到国务院决定的高度,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战线积极落实国务院的决定精神,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带动了教学改革,探索了新的办学体制机制,保证了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如何引导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2011年8月正式启动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以来,建设大纲对示范校的校企合作明确了基本工作要求。笔者采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将长沙财经学校校企合作方针和实施过程展示给读者,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加以阐述。本文研究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我国中职业教育就业现状与国内外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第二,长沙市财经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
第三,提升校企合作成效的建议
通过研究长沙财经学校实施“校企合作”的案例,分析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对我国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就业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