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册会计师发展的三十多年里经历了恢复和重建、规范发展、制度创新和国际发展这几个阶段。会计事务所系统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驱动下得到了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众多,近几年主要以有限责任制为主,每种组织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个时期的经济形式、社会状况都不同,其适合的组织形式也不会一成不变。近年来,在国务院的指导下、财政部的统筹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行业发展,满足国际形式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开始尝试推出一种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这一制度是有限责任制度与普通合伙两系统优势融合。审计质量既是事务所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事务所发展情况的风向标。所以,我们选择了审计质量这一变量,进而剖析事务所组织形式变化的效果、反应事务所发展状况。因此,本文主要调查转制成功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转制前后几年的审计费用情况、注册会计师的数量、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这几个方面的基本情况,选择审计收费和非标准意见反映情况为审计质量的切入口,分别从案例分析、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实证对比两个角度,推断和证实企业组织形式改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根据对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案例研究发现,一方面,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后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其各项审计收费;另一方面,立信事务所和内资所前十平均的非标准报告比例都呈下降趋势。根据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的变革一定会促进审计质量的发展、增加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收费,而这些都会减少事务所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显然对于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相比于大客户市场来说,在小客户市场上,组织形式变化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