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精炼过程中快速高效地去除钢中夹杂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不同形态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尤其是固态夹杂物更易去除的观点尚未被广泛接受。为此,本文基于物理模拟实验,详细研究了固态夹杂物和液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处的运动特性,同时,通过建立定量描述固态夹杂物和液态夹杂物穿越钢-渣界面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揭示精炼钢包内固态夹杂物更易去除的机理,从而为洁净钢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炼过程中快速高效地去除钢中夹杂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不同形态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尤其是固态夹杂物更易去除的观点尚未被广泛接受。为此,本文基于物理模拟实验,详细研究了固态夹杂物和液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处的运动特性,同时,通过建立定量描述固态夹杂物和液态夹杂物穿越钢-渣界面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揭示精炼钢包内固态夹杂物更易去除的机理,从而为洁净钢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底吹氩精炼钢包内夹杂物去除行为的物理模拟,研究揭示了气泡尺寸、吹气量和钢液流动对钢包内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规律。上浮到钢-渣界面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依靠上升的钢液流携带,而并非小气泡的粘附作用;钢包内夹杂物去除率随吹气量的变化是由钢-渣界面附近流场差异所引起的,并非随气泡尺寸的变化而改变;在软吹气量(小于0.1 Nm3/h)范围内,钢-渣界面附近的钢液流动与界面基本平行,其携带的夹杂物在其自身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到界面处并穿越界面进入渣层,进而被渣层吸收去除。中间气量范围(0.2-0.5 Nm3/h)内,渣层主要通过渣眼附近形成的渣液滴吸收夹杂物。脱氧合金化气量范围(大于0.6 Nm3/h)内,渣层吸收夹杂物的方式与中间气量范围内的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部分渣液滴中包裹气体形成渣泡。在软吹气量范围内,夹杂物与渣层接触时间长,接触面积大,因此,夹杂物去除效果优于中间气量范围。同时,在脱氧合金化气量范围内,渣泡密度小更易上浮,且渣液滴数量更多,因而去除效果也优于中间气量范围。此外,钢包内夹杂物去除效果不仅与渣层附近的流场有关,还与渣层的性质密切相关。(2)固态夹杂物和液态夹杂物穿越钢-渣界面分离过程的物理模拟,研究揭示了夹杂物尺寸和形状、顶渣性质及各相界面张力对分离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固态夹杂物与液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处运动行为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夹杂物与钢-渣界面之间是否形成钢液膜。分离过程中,固态夹杂物与界面之间无液膜形成而直接与渣层接触,然而液态夹杂物在分离过程中与界面之间则形成了液膜,使得液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处停留,待液膜破裂后才瞬间进入渣层中。由于穿越钢-渣界面运动行为的不同导致了不同形态夹杂物穿越钢-渣界面的影响因素完全不同。顶渣黏度和体系自由能变化是固态夹杂物穿越钢-渣界面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钢-渣界面张力则是液态夹杂物在界面处停留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3)固态夹杂物穿越钢-渣界面分离过程的数学模拟,定量描述了八面体状和板状夹杂物穿越钢-渣界面的运动行为。模型考虑了固态夹杂物周围钢-渣界面变形对分离过程的影响,研究揭示了顶渣黏度和密度、夹杂物物性参数(尺寸、形状和密度)以及各相界面张力对固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分离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固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处的分离时间极短(小于10-3s),可认为其一接触界面就穿越界面进入渣层。在忽略固态夹杂物溶解的影响下,存有固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处停留的现象,以及钢液、渣层和固态夹杂物三相体系释放的界面自由能是其在钢-渣界面分离过程的主要动能。然而,体系释放界面自由能足够保证多数固态夹杂物穿越钢-渣界面进入渣层,同时,固态夹杂物在界面处的溶解反应所释放的吉布斯自由能远大于体系释放的界面自由能。因此,实际精炼过程中,固态夹杂物一接触到钢-渣界面瞬间就被渣层吸收去除。(4)液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分离过程的数学模拟,定量描述了液态夹杂物与钢-渣界面之间钢液膜排液的行为,提出了液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停留时间的计算公式,即t=567.11μM/(RdΔρgσMS1.5),t为液态夹杂物停留时间(s),Δρ是钢液与液态夹杂物的密度差(kg/m3),Rd是液态夹杂物的半径(m),μM是钢液的黏度(Pa·s),σMS是钢-渣界面张力(N/m),g是重力加速度(m/s2)。研究结果发现,液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停留时间远大于固态夹杂物穿越界面的分离时间,这是钢包内固态夹杂物更易去除的根本原因。液态夹杂物尺寸和钢-渣界面张力是液态夹杂物停留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大液态夹杂物尺寸和钢-渣界面张力,可显著缩短液态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处停留时间。
其他文献
黄金是一种战略金属,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和金融属性。我国是世界第一黄金生产与消费大国,黄金增储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多年开采,高品位金矿逐渐枯竭,低品位难处理金矿已经成为我国黄金生产的主要资源。其中,高硫含砷难处理金矿具有储量大、处理难等资源特点及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高硫含砷难处理金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硫含砷难处理金矿细菌氧化机理和微波/微波-超声活化强化细菌浸出机理的研究。通过本
随着连铸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连铸坯质量不断提高,在实际生产中,连铸坯表面与皮下缺陷仍然是制约成品质量、成材率及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缺陷与连铸结晶器内弯月面的形状及其初始凝固行为密切相关。弯月面形状决定于渣钢界面张力,渣钢界面张力决定于渣钢两相成分与温度。结晶器具有强大的冷却能力,在弯月面上必然存在一个跨越固液相线温度的连续温度梯度,这个温度梯度的存在将对弯月面形状和钢水的溢流行为产生影响
不锈钢在热轧退火后,表面会形成成分复杂、结构致密的氧化层与分布不均匀的贫铬层,在后续的冷轧、电镀、着色等工艺处理前必须将其完全去除。硫酸预酸洗配合HNO3-HF酸洗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不锈钢酸洗工艺。其中,HNO3-HF酸洗段承担了去除氧化层、贫铬层与钝化基体的多重酸洗功能,在实际生产中易出现贫铬层去除不完全、局部腐蚀严重等问题。此外,HNO3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带来NOx与亚硝酸盐污染,极大地增
随着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异种金属复合而成的零部件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焊接是异种金属材料复合连接的主要手段。异种材料焊接零件不仅能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优异性能,而且能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对提高异种材料焊接接头性能的研究成为当前热点。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和抗疲劳等优异的性能,在水电、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和食品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核电、风电等新能源
凝固末端压下技术是改善铸坯内部质量的重大先进技术,尤其对解决高碳钢的中心偏析与疏松具有显著效果。然而,目前常规压下工艺未能很好地解决铸坯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特别是对于大断面连铸坯。近几年来,国际上开始注重凝固末端重压下的技术研究,但并未得到统一的结论。本文以中心缺陷比较严重的高碳钢GCr15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学模拟计算了大方坯凝固和压下变形规律。对常规平辊压下工艺的大方坯内部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消费也在逐年增加。由于主要电力生产单位集中在边远地区,而主要电力消费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发电端到受电端的距离较远,这种生产与消费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特点导致长距离输送电力不可避免。在金属结构材料中,银、铜、金和铝的导电率逐渐下降,但是综合考虑性能表现和经济因素,铝是架空输电导线上应用最多的导体材料。架空导线在服役过程中需要承受风载、冰载和自重,输电过程中在线路上会产生能耗
钢液从中间包注入到结晶器的过程中,钢液内的A12O3、SiO2等夹杂物容易在结晶器的水口壁面聚集结瘤,造成水口堵塞,给铸坯质量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抑制水口结瘤,水口吹氩工艺应运而生,同时该工艺还具有改变结晶器流场,促进夹杂物上浮,均匀钢水温度和成分等作用。但是如果操作条件控制不当,吹氢技术引入的氩气泡将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尺寸较大的氩气泡上浮至结晶器液面后破裂,会产生不利的湍流扰动,容易造成卷
随着微型机电系统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范围的扩大,对金属极薄带的需求逐年增加,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金属板料尺寸由毫米级降至微米级时,金属极薄带力学性能呈现出与宏观尺度相异的变化规律,这种差异对工艺路径制定和质量稳定性控制带来一定影响。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发了低成本、无中间退火的极薄带异步轧制制备技术,并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异速比等工艺参
高硫铝土矿是我国已发现的铝土矿资源中占比非常大的一种铝矿物。纵观这些年围绕高硫铝土矿的开发利用研究,主要是针对如何降低高硫铝土矿中的硫含量。目前的脱硫方法主要有浮选脱硫、焙烧脱硫、湿法氧化脱硫、生物脱硫、电解脱硫等,但是上述脱硫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各种问题,有的能耗高、有的效果不名显、有的成本高等均难以实现工业化。本论文以实现高硫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出发点,鉴于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难浸出的特点,
钛合金密度低、强度高,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的关键材料。但是,钛合金在500℃及以上温度服役时抗氧化性能不足,尤其在海洋大气环境中,钛合金遭受Cl-、O和水蒸气等的协同腐蚀,其腐蚀速率不仅远高于空气的氧化速率,甚至在较低的温度下,合金亚表面就会生成厚的脆性溶氧层,致使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下降。表面施加防护涂层可以提高钛合金的高温耐蚀性。本文设计、制备了厚度大于10μm的Ti(Al)N单层和Ti(A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