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拟通过实验研究与文献研究结合的方式,整理《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对血生成的论述,探讨肝“生血气”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分析该理论的中医学机理及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实质,以此指导实验研究,并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对理论进行验证、阐述。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梳理《黄帝内经》与后世医家对血的生成的论述,讨论中医学对机体血液生成的基本认识。对于肝“生血气”理论部分,围绕《黄帝内经》中肝藏象的象征意义,探讨肝生血、肝藏血、肝主生发三种生理功能的联系,并结合现代研究的发现进行论述,指导实验研究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实验研究:将66只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一笼,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常规饲养3天适应环境后,空白28天组与空白42天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对脾虚证28天组与42天组采用“饮食不节”的脾虚证造模方法制作脾虚证动物模型,予以隔天喂食、饮水不限的处理进行脾虚证造模;对肝郁证28天组与肝郁证42天组,采用“郁怒伤肝”的夹尾激怒方法制作肝郁证动物模型,将止血钳前端缠以5圈宽约2cm的单层纱布条并用透明胶布将其与止血钳进行固定,夹住大鼠鼠尾远端l/3处,逐渐加大力度,使其暴怒攻击他鼠为限,每只大鼠持续进行3min的激怒,每笼大鼠总刺激时间为33min,每日刺激4次,每次间隔4小时。造模达到预期造模时间后,检测大鼠的糖水偏好百分比、外周血血常规与细胞因子EPO、GM-CSF、SCF、IL-3、TPO的含量。统计学方法:测定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者,组间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选择LSD检验,方差不齐者,组间进行Welch检验,两两比较选择Tamhane’s T2检验。结果:1.实验的血常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各组在WBC的检测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肝郁、脾虚两种因素可能与白细胞的变化情况无关。RBC、HGB在空白42天组与肝郁证42天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大于后者。脾虚证42天组PLT计数大于空白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各组在GM-CSF、IL-3两个细胞因子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肝郁、脾虚的因素与这两种造血因子的变化情况可能无关。3.肝郁证28天组EPO含量大于空白28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郁证42天组EPO含量小于空白42天组、肝郁证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证42天组EPO含量大于肝郁证42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脾虚证28天组和脾虚证42天组与对应造模时间的空白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白28天组EPO含量小于空白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CF的统计学结果显示:两个空白组与其他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肝郁证28天组SCF含量大于肝郁证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证28天组SCF含量大于脾虚证28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证42天组SCF含量小于脾虚证42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TPO指标的统计结果显示:肝郁证42天组分别空白42天组、脾虚证42天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小于后二者。肝郁证42天组TPO含量小于肝郁证28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黄帝内经》中肝藏象系统于时为春,具有冬春转换的枢机作用,对应人体之肝具有衔接、转枢静止、闭藏状态向运动、宣散状态转化的重要作用,该作用对人体的气血运行、生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通过促进其他脏腑参与血的生成,其中以脾、肾二脏为重,是肝“生血气”的理论内涵。2.EPO在郁怒状态下呈增多的趋势,可能是代偿性升高,以起到造模初期抗抑郁的效果。EPO在抑郁状态下呈减少的趋势,同时伴随有贫血情况的发生,说明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下可能会引起EPO的减少,此时抗抑郁能力也下降,并影响到机体的造血能力。3.EPO的变化与肝郁的状态有关系,而与脾虚状态没有关系。结合前文文献研究,说明EPO确可能是中医学中肝藏象主生发而“生血气”的重要生物学基础。同时也有作为抑郁症病情分型、分级的判断指标的潜质。4.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造模方式对EPO的影响,可能与脾虚证无关,基本可以真实反映肝主疏泄功能异常对EPO的影响。5.随肝郁证造模时间的推移,TPO含量出现减少的情况,进一步可能影响血小板的生成,说明肝气郁结,疏泄失畅有导致肝不藏血的出血证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