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三方信任的建立,从技术和形式上解决了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陌生的投融资双方借助平台能够实现直接交易。但对平台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质疑一直存在,从现实情况来看,投资人与融资人、投资人与平台之间信息不对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人和平台双重机会主义行为不断叠加和交互,产生交易负外部性,在间接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效应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互联网金融各种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有效治理机会主义问题重塑行业声誉和形象,有助于引导互联网金融回归“分享”和“平等”的理念,更好服务金融弱势群体,增强经济活力。因此,本文尝试在成熟的SCP范式基础上构建“信任结构—定价行为—治理绩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治理分析框架,探索平台治理机会主义交易行为的可能性。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本文提出基于平台治理能力的风险预警机制,增强监管的前瞻性。首先,根据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的分析,总结平台交易的一般运行特征,通过交易博弈分析提出平台治理金融交易的逻辑起点。当公共信息传递较弱时,交易双方的囚徒困境难题无法自主解决,平台充当信息中介提供交易者信用信息,能够弥补公共信息不足,增加机会主义者不良行为被发现的概率,通过降低不合作策略的潜在收益促使双方实现合作。平台充当执行中介惩处不良行为交易者,同样能够降低不合作策略的潜在收益,迫使机会主义者放弃不良行为,促成合作均衡。但是,平台的私利导向使其在治理过程中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需要引起监管层的重视。其次,以债权型众筹融资为例,分别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任结构、定价行为和治理绩效进行阐述。信任是投融资双方参与平台交易的基本前提,同时也关系到后续平台治理举措的实施。基于信任二元建构范式,提出平台“身份—制度”信任结构,考察平台信任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以信息披露机制为代表的平台内部制度并不被市场认可,身份信任才是中国网络借贷平台的基本信任特征,具体表现为平台的国资、风投、银行等背景对于吸引人气起到正向作用。此外,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信任水平较低,表现为声誉“连坐”效应,个别平台的恶意行为对于行业整体声誉破坏极大,导致平台声誉信号失灵。行业信任重建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在互联网专项整治开展数月后,网贷平台的声誉信号重新被认可,对吸引人气发挥正向作用。指导利率是网贷平台引导交易匹配的价格治理手段,基于身份和背景为特征的平台信任结构,从交易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探究平台定价行为背后的逻辑。模型推演和实证结果发现,为了确保平台收益和交易效率,网贷平台存在制定高利率水平的动机。考虑平台身份背景后发现普通无背书平台在制度约束与追求利润之间存在“脱耦行为”,即只是表面遵从小额分散的普惠要求,实际却通过制定高利率的行为追求私利。借助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供求匹配、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的平台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指标,发现指导利率对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负向影响,联系网络借贷行业平均利率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网贷行业整体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正逐渐增强。借助非导向SBM超效率DEA模型构建基于平台效率的治理绩效评价指标,结果显示网络借贷平台效率差异明显,并且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之中,能够反映出平台治理的效果。研究还发现,“背书”行为对于平台效率存在负面效应,获取银行、国资或风投机构的“背书”能够增强网络借贷平台的可信度,缓解经营压力,但是压力释放后平台的经营很可能有所懈怠,集中体现为平台效率的下降。最后,平台治理的缺失以及治理能力的不足导致网贷平台风险的集中爆发,由此构建基于治理能力的平台风险预警机制。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规模控制、匹配效率、实力储备、产品设计以及风险控制这五个维度构建衡量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指标。对问题平台的案例分析发现治理能力指数能够追踪和反映动态的网贷平台治理状况并提前数月捕捉到平台的异常,能够对平台问题的集中爆发提前做出预警,为监管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