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全球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处,地震灾害频发。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界一直研究的课题。土木工程界普遍使用反应谱法是进行地震研究和指导抗震设计,然而大多数反应谱通常是以5%阻尼比为基准建立的,无法应用于其他阻尼比的情况,阻尼修正系数(DMF)就是将5%阻尼比的反应谱调整为不同阻尼比反应谱的参数。俯冲带地域地质活跃,地震发生的频率高,积累了大量的地震记录,可以用于阻尼修正系数的研究。不同地震类型对阻尼修正系数有影响,因此只选择俯冲带板间地震进行研究可以减小误差。研究选取了日本KiK-Net和K-net台站共76个地震的3552条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研究。为了消除场地类别对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将地震记录分成四个场地类别。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法进行研究消除数据分布不均对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利用固定效应对阻尼修正系数的均值进行拟合,建立了简单模型,并将本文建立的模型与其他学者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简单模型只包涵阻尼比和周期两个变量。为防止误差在不同阻尼比间传递,采用固定效应法分两步确定模型系数,首先确定阻尼比系数,然后确定周期。通过阻尼比对数的三阶多项式来模拟阻尼比的影响,周期对数的四阶多项式来模拟周期的影响。这些函数满足边界条件,即当谱周期非常小时DMF=1.0,当阻尼比为5%时DMF=1.0。根据随机效应原理,得到总残差及其标准差,事件间、事件内残差和标准差,将事件内残差和标准差进一步分离为场地间和场地内残差和标准差,进一步分析了未参数化的震级、震源深度和震源距对阻尼修正系数模型的影响。最终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当阻尼比小于5%时,阻尼修正系数的曲线随周期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阻尼比大于5%时,阻尼修正系数的曲线随周期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高阻尼比长周期时,阻尼修正系数会出现增大的趋势;在短周期区间,事件内标准差要大于事件间标准差;中长周期区间,事件内标准差要小于事件间标准差,使用对数阻尼比的线性函数可以用来模拟这些标准差。将简单的DMF模型与各地震特性参数的函数相结合,建立完整的DMF模型,与简单模型相比增加了震源效应参数、路径效应参数和场地效应的参数。根据固定效应选用了多项式的形式回归参数的系数,建立的参数模型的形式与建立简单模型的形式相同,使用固定效应法对周期和阻尼比两个变量进行拟合。根据事件间残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建立了震级项和深度项参数。小震和大震对残差分布及趋势的影响有差异,建立了线性的震级项参数模型;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对残差分布影响有差异,建立了线性的深度项参数的模型;由根据事件内残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建立了几何衰减项和粘滞衰减项参数;由于这些参数是逐步获得的,因此增加了 一个常数项来校正迭代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将总标准差分解为全参数DMF模型的各种标准差。再次进行残差分析,以确保所有残差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偏差。全模型与简单模型的对比中发现,全模型的标准差在大幅下降,在拟合度上有较大提升。研究基于日本俯冲带地区地震记录建立的阻尼修正系数的模型,可为我国地震动记录分析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