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管暴力执法、流动摊贩暴力抗法等不和谐现象愈演愈烈,部分城市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本文通过对城管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城管与摊贩之所以引发尖锐的矛盾,直接原因是城管执法人不文明执法、执法方法不当所引起,但深层次的原因是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就业不充分。政府没能完全解决从事无照经营者的就业难题,又未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却一味强调市容整洁,轻易端掉这部分弱势群体赖以生存的“饭碗”,必然激化社会矛盾。在这种执法环境下,假设将流动摊贩这一职能交给其他执法部门进行管理,笔者认为仍然有可能发生冲突。要实现管理目标——取缔流动摊贩,无论执法人员素质有多高,如果遇到不服从管理者也只能借助强制手段。也就是说冲突是难免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就当前城管的执法环境来说,管理措施过于强硬不行,放纵不管也不行。笔者认为既然一时难以彻底解决流动摊贩问题,政府与其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取缔,不如在不妨碍城市公共秩序的条件下进行规范管理,通过政府部门、流动摊贩及其相关群体之间寻找利益平衡点,并以此来缓解城管执法和流动摊贩之间日益严重的冲突现象。本文假设利益平衡点形成后,流动摊贩规范设摊、有序经营、数量相对稳定、经营内容合法,对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影响较小等。符合上述规定,政府不能随意取缔。本文就不同利益主体如何形成利益平衡点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重要观点:第一,善治政府是达成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平衡点的关键。这个平衡点的形成应当具备善法支撑,政府拥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二,在现行条件下,政策调整和科学化管理是利益平衡点形成的有效办法。第三,从长远看,通过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和摊贩自治等形式的制度安排,方能保障利益平衡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通过制度安排,在不同群体间达成利益的相对平衡,无论是解决弱势群体的谋生问题,还是改善城管执法的形象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