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监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FIGO分期ⅠIB2、ⅡA和ⅡB)18例。收集所有患者详细临床资料。每例患者在化疗前、第1次NACT后14天和第2次NACT后14天分别行3次常规核磁共振和DWI扫描,所有操作在philips Intera Achieva3.0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上完成。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和短T1反转恢复序列采集(TR/TE=952ms/53ms,翻转角90度,矩阵为124×100,视场范围36x36cm,层厚/层距=5mm/1.5mm,扩散加权系数b值分别取0、300、600,900s/mm2。每例患者在化疗前、第1次NACT后14天和根治性手术后(两次化疗后)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测。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sidase,SP)(二步)法,SP法检测了宫颈癌病灶组织的肿瘤细胞密度、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的表达。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常规核磁共振成像T2WI上测量肿块径线为准,对局部晚期宫颈癌2次NACT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化疗有效(完全反应和部分反应)和无效(疾病进展和疾病稳定)两个组。通过MR Workspace Release2.6.3Workstations工作站,对DWI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了不同b值的宫颈癌DWI图像特点和ADC值的变化,选择最佳的b值;在最佳的b值成像条件下,检测宫颈癌病灶在化疗的不同时间段的DWI图像特点和ADC值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疗效的关系;在不同化疗疗效组,比较宫颈癌组织微观病理结构的变化特点(肿瘤细胞数目、PCNA和AQP1表达),以及这种变化特点与ADC值的关系。结果:1.18例患者均完成2次NACT,13例化疗有效(其中1例完全反应,12例部分反应),5例化疗无效(1例疾病进展,4例疾病稳定),化疗有效率72.2%。17例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例改为放射治疗。术后补充治疗15例(化疗9例,放疗7例,放化疗4例)。术后随访(19.39±7.253)月,18例均存活。2.不同b值的宫颈癌病灶DWI图像特点和ADC值。b=0s/mm2时,宫颈癌病灶的信号呈不均质稍高回声,与T2WI信号一致;b值为300、600,900s/mm2时,病灶均呈高回声。随b值增加,DWI图像变形程度及伪影均不明显,但b=900s/mm2时,病变组织图像对比度较b为300(?)(?)600s/mm2更清晰。不同b值(300、600,900s/mm2)的ADC值分别为:(1.05±0.27)×10-3mm2/s,(0.96±0.21)×10-3mm2/s和(0.86±0.16)×10-3mm2/s。随b值增加,ADC值明显降低(P=0.043)。研究选取b=900s/mm2作为最佳的b值。3.宫颈癌病灶在化疗的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疗效组的ADC值。对化疗有效的宫颈癌病灶在化疗前、第1次NACT后及第2次NACT后的ADC值分别为(0.87±0.19)×10-3mm2/s、(0.90±0.18)×10-3mm2/s和(0.97±0.17)×10-3mm2/s。第2次NACT后的ADC值明显高于第1次NACT后和化疗前(p=0.001,p=0.000),第1次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165)。化疗无效的宫颈癌病灶,3个不同时间段测量的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681)。4.化疗对宫颈癌病灶肿瘤细胞数、PCNA和AQP1表达的影响。在化疗有效的宫颈癌中,第2次NACT后的肿瘤细胞数、PCNA和AQP1表达率均较化疗前和第1次NACT后显著降低(p<0.05);而对化疗无效的宫颈癌中,化疗前后肿瘤细胞数、PCNA和AQP1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819,0.577和0.936)。5.化疗不同时间段的宫颈癌病灶ADC值与相对应肿瘤细胞数,PCNA和AQP1表达率的相关性。对化疗有效的宫颈癌,第1次NACT后与第2次NACT后的ADC值变化均分别与PCNA的表达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640,P=0.018;r=-0.626,P=0.022)。结论:1.选择b=900s/mm2时,可获取较为满意的宫颈癌DWI图像。2.ADC值作为影像学的指标有助于监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3.对化疗敏感的局部晚期宫颈癌ADC值的升高与癌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相关。图10幅,表8个,参考文献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