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煤炭资源生产端与消费端分离,京津冀地区作为能源主要消费区域之一,“三西”地区作为能源主要生产端之一,二者通过铁路公路等方式将煤炭从“三西”地区7运输到京津冀地区。基于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和开展的一系列禁煤政策。就此,中国提出“输煤转输电”的能源输送战略,减少“三西”地区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煤炭总量,提高“三西”地区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电力总量。基于现有数据推测,“三西”地区与京津冀地区之间的“输煤转输电”能源输送战略导致京津冀地区的污染转移到了“三西”地区,如何解决“污染转移”问题成为推动“输煤转输电”能源输送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静态CGE模型对“三西”地区与京津冀地区“输煤转输电”的能源输送战略进行模拟分析。首先,从理论模型角度,验证“输煤转输电”的能源输送战略导致能源送端地区与能源受端地区之间存在“污染转移”现象,即随着输煤比例不断下降,输电比例不断上升,能源送端地区即“三西”地区经济社会指标不断变好,环境指标不断变差,就此验证污染转移到能源送到地区。其次,对于“输煤转输电”能源输送战略存在的“污染转移”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环境治理政策出发,提出单一“环保税”路径,通过提高能源送端地区环保税水平,将其大气生态环境恢复到实施“输煤转输电”战略前水平。最后,对于单一环保税路径在恢复能源送端地区环境的同时,对其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通过能源受端地区向能源送端地区给予生态补偿的方式,解决单一环保税路径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本文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第1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写作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与本文相关现有国内外的文献,阐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是“三西”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大气生态、煤与电需求及输送现状,通过对大气生态现状的分析得到“输煤转输电”对两个地区的现实影响情况,通过对两个地区煤与电能源生产、需求、输送现状的分析得到“三西”地区的煤炭是否存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有剩余,剩余是否能够满足京津冀地区的需求,整体判断“输煤转输电”能源输送战略的可行性。第3章是本文“输煤转输电”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包括CGE模型构建、模拟数据SAM表的来源与参数处理、不同的“输煤转输电”比例对“三西”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输煤转输电”比例在40%以内,随着输煤比例不断下降、输电比例不断上升,“三西”地区经济指标GDP总量、社会指标就业总量不断上升,环境指标SO2排放总量、CO2排放总量、PM2.5年均浓度均不断上升,“输煤转输电”能源输送战略对能源送端地区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证实“污染转移”现象存在。第4章是基于单一环保税路径下“三西”地区的大气生态修复。首先阐述了环保税的选择依据与原则。其次,在第3章CGE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环保税变量,模拟征收不同的环保税税收水平对“三西”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输煤转输电”比例分别为5%、10%、15%、20%、25%、30%、35%、40%时,征收环保税水平分别为80、150、250、335、335、400、400、500元/污染当量,可以有效恢复能源送端地区大气生态环境。第5章是基于“环保税”修复路径下京津冀地区对“三西”地区受损经济的生态补偿。首先,阐述了生态补偿的选择依据与原则。其次,在第3章CGE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生态补偿变量,模拟对“三西”地区注入不同水平财政补偿资金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进而确定了不同“输煤转输电”比例,不同环保税水平下的生态补偿费用。最后,确定生态补偿费用在京津冀地区内部划分。结果表明,“输煤转输电”比例分别为5%、10%、15%、20%、25%、30%、35%、40%,征收环保税水平分别为 100、185、310、415、415、500、500、600 元/污染当量时,京津冀地区向“三西”地区支付生态补偿费用分别为61、113、204、276、276、346、346、420亿元,可以实现在恢复能源送端地区环境的同时不损害其经济。第6章依据前5章的分析,提出多路径修复“三西”地区大气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火电清洁技术、提高能源送端地区环保税税收水平、受益地区分摊生态补偿费用和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